导演饺子现象是985吊打了艺考生么?
2025-07-09
985吊打艺考生并非饺子成功的真相,深层的真相是个体在真实热爱中自我点燃与持续行动。
我静静地坐着,看见那些关于“饺子是985吊打艺考生”的说法在屏幕上流动,像是想用一句快感式的判断解释复杂的人生弯路与命运转折,可是生命不是比赛场,也不只是学历标签与成王败寇的版图。985背景并未直接带给饺子导演之位,是他退学回家啃老,画了七年无人问津的漫画,是他在寒冷的出租屋里画完一个场景擦掉再画,是他在深夜熬过数百次对自己无能的怀疑,也没有转身回去当“配药师”,才让后来的人看到那个破土而出的故事。
普鲁士教育体系塑造了大多数人稳定工作的可能,但不决定个体能否在热爱中突围。
教育制度从未承诺给予每个人适合自己独特天赋的养成之路,更多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能在社会运行中找到位置以维系秩序与生产。当社会需要更多流水线工人时,它便提供可被量化筛选的考试与分数,选拔可被替换的螺丝钉。当社会需要创意、艺术、思想与探索时,它没有专门的育成流程给个体铺路,而是留下一片未经清理的荒原,要每个“真想走进去的人”用脚去踏,用手去摸,用泪去换。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的表象背后,是城市与社区经济结构的差异性资源分配。
我看见许多人幻想“国外素质教育”的美好,却未曾真正看见支撑这些教育形式的税收体系、社区分层和隐藏的经济门槛。在欧美大多数地区,富裕社区的高税收养得起优质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用高学费打造优质环境;贫困社区资金匮乏,只能“快乐放养”。没有资金支撑,“素质教育”不过是“无人看管”。没有资金支撑,连艺术教育都需要成为富人的特权,通过骑术、赛艇等隐性条件筛选“能够负担得起资格”的人进入藤校。
父母在教育选择中的焦虑,常源于想用安全路径换取确定性结果,却忽视了生命热度不靠规划而燃起。
很多父母在选专业、选学校时都想给孩子选择“最安全的路”,可安全的路能带来稳定,却不一定带来创造力与真实的生命动力。985药学背景给饺子带来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却无法预测他之后与动画的深夜对视和生命连接。真正的分流点并不在填志愿时,而在一个人是否在真实热爱面前愿意承受代价并持续行动。大多数人在稳定中麻痹自己少想热爱,因为太苦太慢,而极少数人会用十年无名去换一次生命真正发光的机会。
社会资源分配与城市运营的根本规律,是教育无法公平到底的隐性背景。
城市运作需要钱,钱来自土地财政、税收、居民支出、产业支撑,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如此。当城市可卖地时,可以补贴教育医疗;当土地私有,无法产生卖地财政时,教育和医疗就需自筹。这是大背景,任何教育公平理想都绕不开。985教育背景能降低社会对个体的歧视,但不能保证艺术创作的生命力,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仍是自己是否持续投入真实热爱的时间和专注。
真正的热爱需要付出持续的行动、承受孤独和风险,并且不一定能成功。
饺子七年无名作画,没有收入,靠母亲退休金生活,这种“啃老”在世俗眼中并不光鲜。可在那七年里,他在一次次失望后没有退缩回“药剂师”的岗位,他用行动验证了自己想做的事是否真值得他付出生命时间。绝大多数人以“兴趣”包装放弃,真正能持续十年如一日的人极少,而能够在这条路上碰巧成功的人更少。饺子是那“万中无一”,不是因为985,而是因为持续燃烧。
985吊打艺考生,只成立在一个前提下:对方不是真正的发烧友,而只是混饭吃的。
艺考生中不乏真正热爱艺术并持续实践的个体,他们一样可以突破背景限制创造伟大作品。985生中不乏因成绩选择稳定路径却心无所向的个体,他们一样在安全稳定的轨道上熄灭热情。真正的区别从来不在学历,而在是否能持续投入并自我迭代,是否在失败后不言弃,是否敢于在无人喝彩时继续做事。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理清自己的恐惧与贪婪后学会放手,让孩子自我探索、自我试错、自我承担。
教育不是“微操”,也不是预设剧本的灌输。孩子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燃点,需要空间与时间,需要失败和困惑,需要在没有掌声时坚持做事的勇气。父母能做的,是在孩子无助时提供安全底线,让孩子在探索时不至于饿死街头,同时保持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路没人能保证结果,只能保证过程是真实的。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意识到生命是一场无可预测的探险,安全与热爱并不对立,但需要自己选择何时坚持、何时转向。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制度能保证“热爱能成”。教育制度提供了基础的生存保障与能力培养,热爱让人找回个体独特的意义。稳定工作与艺术创造并不矛盾,一个人可以在稳定中生活,也可以在稳定中寻找突破与尝试,生命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动态平衡的舞蹈。
写在最后:985背景、艺考身份,都只是起点标签,而非人生答案。
当一阵风吹来,我们是否愿意停下,倾听自己真实想要做的事,并为此付出长期行动?当一次选择摆在眼前,我们是否愿意思考这是为了满足外部期待,还是回应内心召唤?教育是路径,社会是背景,命运是无常,真正塑造人生的,是在真实热爱中持续的脚步。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