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41岁歌手方大同因病去世警醒世人:放下这4种执念,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2025-07-09

真正的活法在于放下对结果的执念,用每一刻的专注去迎接当下的真实。

听见方大同离开的消息,心里有一瞬间的空白。他用音乐穿过了很多人的青春,也在不被人看见的病房里,持续地、执着地写完每一首歌。他的安静和专注从未被动摇过,而他最终也没能等到完全康复的那一天。我们常常以为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可有些结果无论多么用力,都无法强求。生命的长度和发生的事件超出了人可以控制的范围,但一个人能做的,是在这一刻全心全意地活着,在还来得及呼吸的清晨,在每一次想表达爱意时,不犹豫,不推迟。

爱是一种流动,当我放下被爱的执念,爱才会开始滋养我自己。

在漫长的日子里,我们以为需要被爱才能获得力量,仿佛只有被看见、被理解、被回应,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可是真的去细看那些闪光的人生,会发现他们从来没有等着被爱,而是先让爱在自己体内流动,让这份柔软与坚定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日野原老先生在行医时理解到,医学也像艺术,真正安抚患者的不是治疗方案,而是语言里的关怀与等待的耐心。去爱,不是为了交换一个拥抱或回应,而是为了让心不再紧绷,让眼神可以平静,让脚步踏实落地。真正懂得爱的人,会让自己先变得温暖。

宽恕是一场深度清理,让我不再被过去所困,向更宽阔的未来行走。

很多人都曾被伤害过,被误解、被否定、被背叛、被冷漠对待,那些夜里辗转的回忆和胸口偶尔冒出的酸涩提醒着我们曾经的疼痛。可回头去看,没有哪一个愤怒和恨意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改变对方,更无法真正保护自己。反而是这些埋在心里的不甘和纠缠,让现在的我持续被困住,无法完全呼吸。宽恕,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让我不再背着这些过去的碎片上路。宽恕,是给自己轻盈,是在长夜里安慰自己,说“已经结束了”,让我能更安心地醒来,去看窗外的阳光。

向死而生,让死亡成为生命的提醒,而非恐惧的来源。

死亡本身没有温度,它是生命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每一个人最终都将抵达的时刻。可当死亡被真正看见时,生命的颜色反而变得更鲜活。日野原老先生告诉孩子们,生命存在于我们可以支配的时间里。这一句话轻轻地落在心上时,我才意识到,当死亡不再只是遥远的未知,而是每天都在提醒我有限性时,我才会用力去爱、去体验、去原谅、去笑,去完成那些自己真正想做却一直拖延的事情。向死而生,不是宿命感的低落,而是一种对活着的尊重,对时间的珍惜。

活好这一生,是不断觉察自己的限制,然后温柔而坚定地走出去。

很多限制并非真正存在,只是被自己的恐惧、焦虑、习惯和过往经验围绕着,看起来像一道无形的墙,让我不敢跨出去。当我说服自己去尝试,不被“万一失败”的声音拉住时,会发现脚下其实有路,眼前也有光。生活在继续,它从不等人,但总在暗示我,当我愿意起身时,它就在等待着被我活出来。努力活好,并非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过去胆怯的自己告别,一次又一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写在最后

很多人在说“活好这一生”时,会以为这是某种宏大的目标,要有多大成就、多高地位、多丰盛的物质才算活好。可活好这一生,只是尽量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真实的存在感。在还来得及的时候,说一声“谢谢”,在想念的时候,不要克制自己去表达;在想做的时候,允许自己去尝试;在失落和崩溃的时候,允许自己停下来哭泣,然后再慢慢站起来。

活好这一生,是每天都在提醒自己,生命有限,而爱和温暖、努力和探索,可以无限。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