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卦: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接纳混乱,回归初心
2025-07-09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传:
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信任的中断是内在混乱的开始。
“有孚不终”,讲的是一开始有信任,有真诚,有单纯的初心,可在过程中未能坚持到底,中途断裂,失去了最初的真。人心最难守住的,是刚开始时的那份简单和干净。当信任与初心在风雨中动摇,当自我怀疑与对外界的防御生起,原本清澈的信任便染上了波澜。人往往以为能始终如一,可在真实的人际和合作中,一点猜疑,一点利益冲突,就能让信任如薄冰裂开。若能看见这一刻信任被打断时内心的波动,安静地承认它,便是觉察和修行的开始。
当初心与信任中断,事物就会陷入表面的混乱与外在的聚集之中。
“乃乱乃萃”,是说在信任中断后,人心开始慌乱,行动开始急躁,于是便希望用外在的聚合去掩盖内在的不安,想要用表面上的合作与团结来弥补内心的破碎。在真实的关系和事业中,当看见事情要崩溃的时候,人往往下意识去拉拢更多人、增加更多计划,以为外在的规模可以弥补内在的裂痕。这种“乱中聚”的状态,其实是内心慌乱的投射,而非真正的有序协作。若能在这种时刻停下,觉察到“自己在慌乱中拼命拉扯关系”,就能省下一段无谓的消耗。
在混乱中哭喊,也许只需要一只温暖的手就能转化为笑容。
“若号一握为笑”,画面非常柔软,当一个人陷入混乱和悲伤中大声哭喊时,如果有人走近,伸出一只手握住他,那一刻哭声便止住,转而笑出来。这提醒我们,无论混乱多深,痛苦多烈,只要有真实的陪伴与善意的触碰,内心的寒冰都能化开。在自己的内在,也常常有痛苦的哭喊和纠结的挣扎,若能以温柔和慈悲去握住这一部分自己,看见那份痛苦只是害怕孤单和渴望被看见,那么痛苦也会转化为安定的笑容。这并非大道理,而是每天都可以实践的功课,伸出手去握住混乱,拥抱混乱,让混乱之中生出笑意。
不需要过度忧虑,踏上该去的路,自会安然无事。
“勿恤,往无咎”,是在提醒,当看清自己的混乱,看清那份中断的信任,看清内在的哭喊与外在的混乱之后,就不必继续陷入忧虑和自责。忧虑只会让人停滞不前,让混乱不断反复扩大,而踏上自己应当去走的路,持续向前走时,才是真正化解无序与痛苦的方式。人常常被“事情做错了”的恐惧困住,以为继续反复检讨能带来改变,但唯有在觉察和放下之后的行动,才能真正让内在平静下来。往前走,是继续行动,是在清醒中前行,是让事情自然归于安稳的道路。
一个人内心的混乱,是他未能守住初心时真实的写照。
“乃乱乃萃,其志乱也”,象传中的这一句清晰地点明了混乱的根源。所有外在混乱的局面,都源自内心志向和信念的摇摆与混乱。当信念稳定时,即使外在环境嘈杂,也能在其中保持宁静;当内心动摇时,即使身处安稳之地,也会生出无数焦虑和不安。志乱是指内在价值和方向不稳定,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害怕失去又急于得到,想要掌控又害怕承担责任。当一个人安静下来,看见自己内在这份“志乱”,才能开始稳住呼吸,让真正的稳定从当下生发。
守住内心的信任与初心,是聚合一切力量的关键。
回到“有孚不终”,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信任和真诚在风雨和曲折中持续下去,而非在压力和试探中消散。当与人合作时,要看清自己内心是否在保持真实和信任,还是在怀疑和防备中逐渐闭合;当在关系中遇到误解时,要看清自己是否在继续用信任去面对,还是在愤怒与伤害中用冷漠去回应。守住初心,并非无条件相信别人,而是持续保持对善意的信任,对事情本质的信任,对自己选择的信任,在行动和表达中不断回归清明。
混乱中依然保持呼吸与觉察,是转化的开端。
当混乱降临,我们可以选择去看清混乱,而不是急于排斥它,也不必急于找办法弥补它。看清自己的恐惧,看清想要抓住外在的渴望,看清在混乱中伸出的手,看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看见自己在混乱中还渴望被看见,还渴望被理解时,这份看见本身就是疗愈。当看清并接纳这些时,混乱也不再可怕,它只是提醒自己回到初心,提醒自己重新站稳,让脚踏在当下,呼吸平稳,继续前行。
真正的走出去,是在看见混乱之后依然行动,让生活回到流动的节奏中。
在一切看似不确定和破碎中,继续往前走,继续回应需要回应的事,继续守护需要守护的关系,继续倾听需要倾听的声音,是我们让混乱得以被超越的真实路径。行动并不代表逃避或忽视,而是带着觉察和温柔的目光去走向日常,让每一个当下都成为修炼和体验的场域。混乱时继续呼吸,继续走路,继续吃饭,继续做事,在日常中让自己稳住,让生活继续转动。
萃卦·初六提醒我们,无论如何混乱,无论信任是否破碎,生活依然值得继续走下去。
信任的破碎提醒我们检查内心,混乱的出现提醒我们停下审视,哭喊提醒我们渴望被看见,笑容提醒我们仍有希望,继续走路提醒我们生活依旧在继续。《易经》中的每一卦都不是让我们陷入抽象的分析,而是帮助我们在当下真实地活着,看见当下,回应当下,让每一次起落都成为自我觉醒的机会,让每一次情绪的浪起浪落都被看见,被承接,最终流入更广阔的河流。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