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当心!第一批用DeepSeek的人,已经被坑惨了
2025-07-10

技术永远不会取代真相,只有安静的观察与独立的思考才能让我们不被幻觉牵引走远。

当第一批使用 DeepSeek 的人尝试用它解答问题、写文章、查找文献时,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了摆脱繁琐信息检索和写作劳动的捷径,却在短短几个月里发现了新的麻烦。有人想通过 DeepSeek查找《Global Cantonese》的出版信息,得到的却是编造出来的作者和出版社;有人想让 DeepSeek 写一篇真实的纪实稿,得到的却是一个个从未发生过的案例;更有人问一个关于西安城市道路规划的具体问题,DeepSeek 用看似专业的词汇和合乎逻辑的数据回答,却全是不存在的“唐皇城静默区”的幻影。

当我们依赖技术去快速抵达真相时,也正在失去看见真相的能力。

当 DeepSeek 轻易地生成出一段“梁文锋除夕夜回复知乎用户”的内容时,内容有场景、有情感、有逻辑,完美符合公众对创业者的想象,甚至被科技和金融圈广泛转发,却最终被证实是一场 AI 编造的“假回应”。没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它满足了人们想要看到的情绪和期待。当幻觉披上温暖和真实的外衣时,它比任何谎言都更具欺骗性,让人心甘情愿地相信,甚至主动传播。

AI 生成内容的幻觉并非偶然,而是其结构性缺陷的必然结果。

大型语言模型以概率分布预测下一个最合适的词,以此拼接出流畅的句子和看似完整的内容,它不是理解意义,而是匹配结构。它并不关心内容的真实性,也没有机制去验证真实性,因为它的底层逻辑是语言模式的拟合,而非事实和逻辑的验证。这意味着,当我们问它复杂问题时,它擅长生成连贯且“高级”的答案;当我们问它简单事实时,它可能依旧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幻觉的出现提醒我们:技术并不等同于真理,工具的强大不意味着放弃思考。

DeepSeek 在诗歌和创意写作上展现出惊人的能力,能够写出流畅且有情感张力的文字,让使用者心生敬畏。这是因为它在训练中被鼓励生成“思维链”,将问题进行延展和想象,增加创造力与流畅性。然而同样的机制在需要严谨和真实性的领域里却成为负担,它会倾向于补全缺失的信息,为了完整性而生成看似合理的“补白”,这种幻觉越是自然,越是危险。

在 AI 能生成任何内容的时代,个人的明辨能力和独立验证能力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当技术以极快的速度生成答案,当内容在网络中被迅速转发传播,我们容易被信息的速度和包装打动,而失去核查和辨别的耐心。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技术是否足够先进,而是人是否还保有质疑和验证的习惯,是否还在信息面前保持安静的观察,不被情绪、速度和表象带走。

技术的进步从未真正解放人类的思考,而是将更高的思考要求放在每个人面前。

如果 AI 生成的内容随时可能包含幻觉,那么每一次引用、每一次转发都应当被谨慎对待;如果 DeepSeek 可以在一秒钟写完一篇文章,那么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是使用者在核实、查证和重写中加入的思考;如果 AI 的速度让人们习惯了快捷,那么对抗这种快捷的,是慢下来去看、去查、去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智能,是懂得与 AI 协作而不被其掌控,是在使用时保留人类的清醒和怀疑精神。

这意味着,当我们使用 DeepSeek 或任何大模型工具时,要清楚它可以高效地处理信息和生成初稿,但不应被视作最终结果。它适合用来启发想法、整理结构、生成可供编辑的草稿,而不应当直接用于替代独立判断、替代原始验证、替代事实核查。

AI 不会取代真正的思考,因为思考并不仅是生成内容,更是看见真相、理解世界、与现实建立联系的能力。

当我们知道 AI 会犯错,会幻觉,我们不会再无条件依赖它;当我们在使用它时主动承担核查责任,它才真正成为效率的放大器,而非错误的加速器;当我们在被流畅优美的文字打动时,还能停下来问:“这是真的吗?”我们才真正保持了自由的头脑。

AI 的进步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对快捷和确定感的渴望,也照见我们可能失去的理性和自省。

技术从未承诺给人类带来绝对的真相,技术只是提供工具,如何使用工具是人的课题。在加速到来的 AI 时代,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会用 AI”,更是“用 AI 而不迷失于幻觉”,是“通过 AI 完成信息聚合和初步整理”,再通过独立思考完成验证、打磨和确认。

当 AI 能够编写内容、整理知识时,真正值得投入的,是理解能力、创造力和洞察力。

这要求我们养成“验证”而非“照单全收”的习惯,学会在内容生成后主动去查证来源、去理解上下文、去剖析逻辑是否完整和真实。越是依赖技术,越要保持怀疑与核实,越要学会慢下来思考,越要清醒地去探寻真相。

真正的自由,不是信息获取的无障碍,而是在信息面前保有冷静而柔软的头脑。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不是技术塑造了人,而是人通过选择如何使用技术,重新定义了人与知识、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当幻觉随时可能出现,当效率掩盖了思考,当速度遮蔽了真相,愿我们依然保有审视与观察的心,依然愿意花时间查证和思考,依然相信深度与真实比速度与浮华更值得追求。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