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CEO王兴兴,90后浙大落榜生,19岁造机器人,34岁融资10亿:当你足够专注,就没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2025-07-10
专注是一种最自然的成长方式
专注并非为了解决问题而去紧绷自己,而是在每一个当下与兴趣的融合中,让“做事”与“生长”同步呼吸。王兴兴从幼儿园画蝴蝶时那份自然的安静里,就已经把“专注”作为一种生命态度活出来。他没有去追求特别的效率,也没有去思考“专注能让我赢过谁”,只是因为那是他心中最自然的呼唤。
兴趣是最隐秘且持久的动能
兴趣往往在幼时不经意间显现,然后在无数个安静专注的时刻里长成不被打扰的信念。王兴兴小时候喜欢纪录片,喜欢把零花钱花在动手制作电动玩具上,那是他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度连接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在机械、电子、电机结构里看见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也不再因为在学校英语和语文不好而动摇对未来的信心。
动手是打通思维与现实的桥梁
动手能力让想法不再只是漂浮的幻想,而是进入具体材料和结构后被时间验证的踏实路径。王兴兴读研期间,没什么预算和资源时,用仅有的零花钱做出XDog,用最小的成本完成硬件整合和算法测试,这不仅仅是技术实现,更是思维与行动一致的完整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他让“想”与“做”成为同一件事。
持续且无执念的思考是灵感来源
灵感并非偶然降临,而是长久安静浸泡在问题中的结果。王兴兴分享过,他并没有特别的方法论,而是每天24小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让问题在自己身体里生根发芽,直到有一天突然获得解决方案。这种专注不是压力堆积出来的,而是兴趣催生的自然探索,是持续的温热感,让创造在漫长中自然而来。
节俭让创造更纯粹
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制作电动玩具时,他会自然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与实现效果之间的平衡,这种思维方式在创业时转化成了对硬件成本、结构优化、供应链整合的深刻理解。王兴兴将“用最小的成本做最有效的事情”视为基本训练,这让宇树科技在降本增效时具备先天优势,也让技术创业避免了过度烧钱的焦虑。
设计是降本的核心路径
降低成本并不单纯依赖量产,而是设计是否足够合理,结构是否经过足够多次优化,零部件是否能够复用,算法是否能够匹配硬件的效率。王兴兴说,单纯依赖大规模量产降成本是幻觉,本质上最有效的降本来源于对产品设计和全链路的透彻理解。这种思维方式让降本不再是价格竞争的无底洞,而是设计智慧的累积。
时代选择了具备长期心性的创业者
“当你做的事情符合时代的主旋律时,资源就会自然向你倾斜。”王兴兴并非为了创业而去创业,而是顺着时代的脉络走到了需要通用机器人的节点。AI的成熟和通用机器人的刚需产生叠加效应,让他的长期积累在特定时刻成为切入点,让宇树科技从小众机器狗做到全球化的机器人公司。
对产品和用户需求的敏感度是创业的根本
产品需要可用、耐摔、低成本和稳定性,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背后,是无数次与材料、算法和用户场景的贴合与磨合。王兴兴不急于大规模铺开市场,而是在每一代产品上做小幅精进,在硬件性能、软件算法和用户体验之间取得动态平衡,让产品真正能用、好用,而非只停留在技术炫耀层面。
创业也是理解人性的过程
王兴兴从小对人性保持敏感,他说自己理解人性,这在创业过程中尤为重要。无论是定价策略,还是用户沟通,抑或是团队管理,本质上都是对人性细节的洞察与尊重。他提到“奢侈品贵是因为用户愿意为其背后的价值买单”,这让宇树在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中保持冷静,让“做产品”回归到满足真实需求而非流量炒作。
顺势而为是一种深刻的智慧
当社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在集体意识中形成共识时,顺势而为不仅能借势,还能让自身能力被最大化地看见和使用。王兴兴在采访中反复提到,选择做通用机器人并非因为突然的机会,而是在时间和积累到达节点时,做出了符合社会趋势和个人能力范围内的决策。
持续专注是每个人可练习的成长方式
王兴兴从未把“专注”当作一种苦行僧式的执念,而是作为一种活法,让专注成为日常的呼吸。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事物,把注意力浸泡在其中,用思考、动手、验证、失败、改进循环往复地磨出属于自己的节奏和能力。当兴趣、耐心和专注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力会在不知不觉中诞生。
未来不只是机器人的未来,也是人的未来
当人形机器人成为技术趋势时,人类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而是“人如何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成全”。机器狗从四足进化到两足,人工智能从规则系统进化到具备复杂感知与推理,时代在不断演化,而人的专注力、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将决定自己与机器共舞的姿态。
写在最后
人生从不需要证明给谁看,也不需要对抗所谓的命运。当一个人能够持续专注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时,路会在脚下生长,灵感会在日常中出现,未来也会在心里变得明朗。技术、市场、趋势都在变化,唯有内在持续的专注和稳定的探索心,是一个人真正的护身符。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