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创业,3年收获1400万粉丝,他从农村娃逆袭就靠两个字
2025-07-11
行动和坚持,是逆风中唯一可靠的自渡
一切真正想改变命运的人,终究要学会在没有光的时候独自出发。邓富强的故事里,有贫寒山村的夕阳,有父亲送来猪肉时的慌张,有在陌生县城里为家“理论”的少年,也有背着家中债务坚持读书做生意的青年。贫穷和困境并未将他埋没,反而锻造出一种“必须强”的骨气与习惯,无论在哪个环境中,都以当下所能做的一切去全力以赴。行动和坚持,不是口号,而是具体的、每日的、需要对抗疲惫和恐惧的修行。
不惧出丑、不畏人言,是迈过自我限制的第一步
当时年少站在文艺汇演的舞台上,心跳如雷,怕踩到搭档的脚,却还是完成了演出。害怕,但要做;担心,但要试。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在于等待完美的准备,而在于在慌乱中保持镇定、在慌乱中依然完成该完成的动作。只有从一次次“不知所措”的场合里闯出来,才能获得一个真正强大且稳妥的心。
懂得学习、持续精进,是寒门逆袭中最有效的通行证
从承包学校舞厅、擦皮鞋、贩卖女装,到毕业后勇敢“下海”做销售,再到自学暖通专业课程,用最短时间掌握行业知识,成为团队里最懂技术的人,这不是天赋,而是不断学习、不断问、不断看、不断记的结果。真正能改变命运的,不是简单的“去做”,而是“不断带着理解和反思去做”。这样做过的每一步路,都会在将来的某个夜里照亮前方。
不为别人定义自己,是在世事无常里留住自我尊严的方法
家庭负债、父亲离世、现实艰难、初到北京一切陌生……这一切外在情境,都可能让人放弃、躺平或退缩。但他选择了默默擦桌子、周末值班、学习专业知识,选择了自己定义自己的路径。因为别人如何看待我们,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是否依然保持内心对未来的执念。
创业的底气,是曾经脚踏实地练出的生存本领
47岁再创业,看似迟,却最踏实。无论是进入新风赛道三个月推出产品,还是直播间第一条视频“干就完了”,本质都是在看准机会后快速执行。底气从何而来?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从小成本生意到大额订单积累谈判技巧,从在无人鼓励时依然专注业务里锻造的韧性中来。真正的勇气不是盲目冲动,而是经历现实考验后的平静出击。
机会是做出来的,而非等出来的
做短视频也是如此。没有设备,没有经验,没有团队,只有一部手机和“干就完了”的决心。22天后视频火了,带来第一批流量,然后是1000万粉丝、70亿播放量。这不是神话,而是无数天里不怕“做不好”,不怕“没人看”,不怕“没有结果”的日常付出积累的结果。机会本身并不显眼,而是藏在重复和坚持里,在时间长河里给了那些未曾放弃的人一个出口。
改变自己,是命运给出的唯一选项
每一次转型,从暖通到新风,从线下到线上,从线下业务到短视频传播……都是一次“壮士断腕”,都是放下眼前熟悉舒适的“成绩”,去迎接新的风险和挑战。对于平凡的创业者而言,没有“合适的时机”,只有“边走边改”。若不自我改变,世界不会为我们让路;而若能在困境中果断做减法,丢掉拖累和浪费的部分,就能保住向前的力量。
强势,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自我要求永远不放松
邓富强总结过:学习是永远不会被夺走的资产,行动是强者最好的证明,真正的专家不是靠吹嘘,而是持续为客户和世界创造价值,机会是争取来的,资源是做出来的,弱者抱怨环境,强者成就环境。所有这一切不是用来激励他人,而是对自己的提醒:要稳住,不要慌,要继续,别停下。
慢慢来,并不意味着停滞,而是持续积累中迎来爆发
创业如荷花定律,前29天只开了一半,第三十天才迎来满池绽放。无论是销售业绩,还是内容创作,都遵循相同的规律。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安住在“当下能做的事”里,用耐心对抗浮躁,用行动填充空想,那些曾以为遥不可及的结果,会在不知不觉中来到面前。
万事皆有定数,力行中知,知中行
贫寒出身不值得羞愧,城市孩子的优势不值得自卑,行业起点低不值得沮丧。当一个人能够在一件小事上做到极致时,才能在大事上无惧风浪。真正的强者,外表不需要刻意示强,内心也无需自我怀疑,而是在每一次选择时都问自己:“这是否合乎内心?”在执行时都提醒自己:“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就是一个从村娃到创业者,从贫困到创造影响力的人走出的路。没有过度的励志口号,只有每日可执行的坚持。强者,不在于他有多强大,而在于在最需要站出来的时候,他站了出来。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