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罗:为什么建议每个人都做自媒体?不做自媒体,等于放弃权力!
2025-07-11
自媒体是我们每个人在时代里安放力量的方式
人活在世上,总有想表达的时刻,有时是路边听到的一句话,有时是心里闪过的一个顿悟,有时是日子里沉淀的一点苦乐喜怒。当我想起自媒体,我看到的并不只是流量和热度,更是一条隐秘的河流,它默默流淌在每个人脚下,让我们在这个时代里能够留下自己的印迹。
传播本身,就是隐形的力量
过去,这世上的话语权属于少数人。报纸、广播、电视,曾是国家和权贵才能掌握的渠道,一个普通人的观点再闪耀,也只能在夜里被风吹散。但今天,当手机在手,发布按钮被轻轻按下时,一个个微小的声音便有了被听见的可能。
这不是简单的热闹,也不仅是一个转发或者点赞的数据,它意味着,当一个人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真实的思考时,他便在无声中获得了影响他人、改变环境的力量。
权力不是用来高举,而是用来守护真实的自己
当传播的权力落到每个人手中,有人用它去逐利,有人用它去表演,有人用它去取悦别人。但真正重要的是,它可以被用来守护一个人最真实的存在。当我把自己的思考、见闻、阅读中的收获写下来,不是为了取悦谁,也不是为了博得掌声,而是为了让自己不在潮水中迷失,不在众声中沉默。
写作的过程,是整理心绪,也是锤炼思想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想清楚了很多事情,可当真正提笔要写时,才发现思绪像一团乱麻。文字是照见内心的一面镜子,它会在你反复修改、反复推敲时,让你的观点变得更准确,让你的思路变得更清晰,让你的情感变得更真诚。
哪怕没有任何人阅读,哪怕无人点赞,那些被写下来的文字,也会成为未来的自己回望的一盏灯,让自己知道,在那些日日夜夜中,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走过来的。
记录是与时间的对话,是与自己的和解
有人说,做公众号没有用,不赚钱,不出名,没必要坚持。但我常常在深夜翻看自己早年写下的文章,那些字句里藏着的喜怒哀乐,清晰地让我看见,那时的我正在学习、正在改变、正在成长。
当年的困惑如今已经解开,当年的稚嫩如今已经沉淀,当年的热血如今仍在血管中流动。这些记录,是在与时间对话,也是提醒自己,任何时刻都不应停止倾听内心。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表达阵地
有人害怕写作,害怕暴露自己,害怕说错话被人嘲笑。可每个人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每个人的观点都值得被尊重。当我们停止表达,停止记录,就等于把属于自己的那份权力轻易交还给沉默。
做自媒体,不是为了要成为万人追捧的大V,也不是为了攀比点击量和涨粉数,而是为了在这个时代里,给自己留一个安放思想和记录成长的位置。它可以安静、简单、纯粹,不用刻意取悦谁,也不必迎合别人的期待。
表达,是深度自我对话的起点
当我看见那些坚持记录公众号五年、十年的朋友,他们或许从未成为公众人物,但他们对自己的了解远比许多人深刻。他们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害怕什么,看见自己不断调整和尝试的过程,这份深度对话,是任何外在的喧嚣都无法取代的。
记录是自我校准,也是内在稳定的力量
很多人说,生活不易,没有时间写作。但越是忙碌和焦躁的时代,越需要在某个夜晚,在安静的灯光下写一篇文章,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校准自己的方向。
当别人被流量裹挟,被社会节奏吞噬时,那些坚持记录文字的人,会在日复一日的写作中获得稳定、获得笃定,获得在风雨里仍然能稳步前行的力量。
表达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忠于自己
不必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不必为了迎合流量而改变写作的初心。表达,是因为内心有话想说,写作,是因为内心有火想燃。保持这份纯粹,是在自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品质。
做自媒体,是在时代中活出自己的痕迹
也许有一天,回望这一生,会发现那些写下来的文字、那些发布出去的文章、那些在公众号里留下的片段,就是自己真实生活的痕迹。它们串联起岁月的河流,成为一个人最真实的注脚。
自媒体是权力的下放,也是自我觉醒的场域
每个人都值得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在时代中留下回响。无论是否赚钱,无论是否成名,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我们拥有了倾听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里,有机会活出真实和自由。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