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丧偶式育儿10年,重拾自由生活,我的3点掏心窝分享
2025-07-14

真正的自由,来自生命力的重新点燃

一个人能真正改变命运,是从决定“我值得”开始的。
许多年,我都在“不得不”中度日。不得不早起、不得不带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一切。后来我才明白,人生真正的转机,不是天降奇缘,而是你终于相信,自己可以、也应该,活成值得的样子。这份值得,不是别人给的,是你亲手为自己争来的。

在漫长的育儿孤岛中,我看到的是“自由的断层”。
我二十四岁就结婚生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全职育儿中苦撑了十年。没有人协助我,没有片刻自己的空间,身体逐渐虚弱,内心也在慢慢熄火。我是那种骨子里热爱自由的人,但那几年,我甚至无法一个人完整喝完一杯热水。后来我意识到,真正压垮我的不是带孩子,而是“被困的自己”——我被困在了没有钱、没有方向、也没有希望的世界里。

我试图找回自由,第一步是承认:我太久没有学习新东西了。
我开始重新摸索自己能做什么。不是指责丈夫、也不是抱怨命运,而是内心响起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方式,不出门也能赚钱?有没有一个起点,是允许我在无经验、无资源、无人脉的前提下,从零出发?于是,我打开电脑,开始一节一节上网课,一个一个地学表达、学写作、学剪辑。学习对我来说,是一点点地挖掘信心,每天靠自己挖出一勺希望。

我发现,原来写作不是“做文字的人”,而是“做清晰的人”。
我一开始学写作,是因为看到了有些人靠写作赚钱。但我后来才明白,写作的本质不是文采,而是思维的整理,是逻辑的磨练,是你在混乱中对自己的一次“打捞”。我写下我对奶奶的记忆、写下我如何学针灸救自己、写下我被婚姻困住的感受。每一次落笔,我都更明白自己一点。当我能清楚说出自己是谁,我才有可能让别人看见我。

改变不是“火箭式上升”,而是“树根式扎实”。
有一年,我参加了一次内容实战营,目标是做出一个能讲述我人生故事的短视频。我用了一百多个小时去学习视频文案写法,去翻十年前的QQ空间、朋友圈,找素材、找情绪、找属于我的那个闪光点。每天我都在照顾孩子和做饭之余,用零散时间一点点拼这个视频。第七天,我交出了成果——它不完美,但它是我从无到有亲手做出的第一个作品,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从“被动活着”,走进了“自己成事”的节奏。

不是每一次学习都会立刻变现,但每一次付出都在悄悄垫高你的未来。
很多人问:你在自媒体变现圈学到了什么?我说,我学到的不是某个爆款方法,而是一种系统化地理解世界、表达自己的能力。从课程目录中我先找清楚什么是我的目标,再倒推哪些知识我必须掌握,哪些可以暂时不学。这种“目标导向型的选择学习”,让我在满地诱惑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的步伐。

允许自己慢,是通向长期成果的唯一路径。
我记性不好,现实琐碎,又要照顾两个孩子,几乎没有整块时间。我学一篇文稿要读五遍,先通读、再做思维导图、再笔记、再结合自己人生寻找故事线、最后挖素材。这个过程中我从未焦虑别人的进度,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成长是“把心种进土里,不问春风何时来”。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一直高效”,而是“随时重启”。
我这一路无数次中断:孩子生病、搬家、身体不适,学习常常被打断。但我发现,重要的不是有没有中断,而是能不能重启。不沮丧、不懊恼,只要愿意,我永远都能从当前的起点开始。这种能力,让我不再畏惧现实的阻碍,因为我知道,只要心还在发热,我就永远能回来。

真正的成事,不靠“贪多”,靠“深耕”。
我不急着把所有课程都学一遍,我选择性深入——因为我知道我的资源有限,时间有限,我只能集中力量打穿一个突破口。比如我专注做个人故事类的短视频,只专注做这一种内容,但我学得非常深。这份选择与坚持,最后让我在内容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也逐渐建立了他人对我的信任。

真正的好老师,不是给你一个结果,而是激发你成为能创造结果的人。
我一路跟随的那位老师,不是流量最大、也不是营销最强的,但他是我见过最持续、最真实、最耐得住性子的那种人。他的每一节课都能“用”,而且交付从来不敷衍,哪怕已经功成名就,仍旧坚持陪学员、优化系统、打磨细节。他用真实行动告诉我:一个人如果真的发心清净,他教出来的东西,也会让人发愿走得更远。

时代是公平的,它奖赏的是“积累有道”的人。
很多人误以为机会只给那些背景好、资源多的人。可我是一位曾经的“丧偶式母亲”,全职、无经验、无人脉。我从0开始积累写作力、表达力、产品力、复盘力、合作力,在短短三年内,实现生活地点自由、工作时间自由、人际关系自由。我现在做的每一份合作、每一项输出,背后都有清晰的成长路径。我不是靠“运气”,我是靠“有意识地活着”。

真正的自由,不是去任何地方,而是离开谁都不怕。
很多人渴望“稳定”,但稳定不过是表面的不动。我更想要的是“拥有内在的松弛感”——当我有能力自己赚得一份收入,当我能清晰地表达价值、传递影响力,我的生活不再被谁捆绑。我的孩子能拥有不被内卷吞噬的成长节奏,我自己也不再被生活推着走,而是可以慢慢选择我的节奏。

价值不是流量制造出来的,而是你愿意为别人点亮多少盏灯。
我的成长,是无数个“温柔地自救”的日子累积的。我常说:人只要相信自己值得,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口。我想做一盏心灯,把我所经历的、学习的、蜕变的,点亮给那些正在苦熬、正在疑惑的同行者。我们都不需要一次就做出“完美”,但我们可以一点点,一点点,走出那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

最后,写给那些还在泥泞中挣扎的朋友:
若你此刻感到困顿,不要急着责怪环境、怀疑自己,只问一个问题:“此刻的我,愿意为自由投注多少时间和信念?”
先把身体养回来。体弱不载财,是每一位过来人都会告诉你的真理。
再把时间押注在能为你带来能力提升的方向上。别贪多,别急功近利,深耕一寸,胜过浮泛千尺。
然后,请耐心等待,属于你的那一点点光亮。它也许不是一束聚光灯,但它足以照亮你前方的五尺路。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