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吧!不求回报,都记着呢!
2025-07-18
每一念起心動念,天地皆見,無需強求果報,自有記錄。我時常靜坐自省,觀察那從心底升起的波紋,那些微細的意圖、願望、渴求,從未真正被遺忘。天地雖無言,卻如明鏡;天心雖無形,卻能了了分明。人的一念,不論清濁,都如墨點滴入水,一起漣漪俱在,只等機緣顯影。因此,我不再焦慮那份付出是否有人見,因為我知道,所有的起心動念,天機自藏,無一遺漏。
付出本身,即是圓滿,不需附帶回報的期盼。當我行一善念、起一助人之心,若仍在意是否被感激、是否得功德,這份善便染上一層我執之塵。塵若厚,光便昏。故我常提醒自己:只問本心是否願意,莫問他人是否應報。善心起於清明,不應以苦等讚賞為目的,而應以本體的自然湧現為歸。
念頭一轉,即入自性;糾結一起,即墮俗途。我發現,最大的耗損不是勞力,而是糾結。當一個念頭反覆在心中盤旋,「我付出了什麼,為什麼沒被回應?」,它如鉛石壓心,使原本輕盈的奉獻變得沉重。真正的清淨心,是在付出後能即放,善念不掛,行動不黏,才能回歸一念如水,不起波瀾。
天地記功德,無需人我作證。古人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曾在夜深人靜時感知內心那自動計時器——非外設之鐘,而是心體之鏡。它不言不語,卻一刻不停地照察,記錄著每一份微光。無論是行一善語、助一微事,或僅僅是一念慈悲未出口,皆被此鏡照見。天地無情而至公,無需我去張揚,它自有條然之記。
功德之減,非因他人遺忘,而因自己糾纏。當我一念起計較,當下便已自損清明。計較生煩惱,煩惱染本心,功德即退減。此非懲罰,而是天心的自然回應——如影隨形。正如水欲清,莫添泥;心欲明,莫起貪。當我願意單純地去做,不計人我、不求回報,那份輕盈便如春風拂面,悄然自爽。
能者多勞,不是命苦,是心開。我逐漸明白,世間所有的多勞,實為內在之豐盈的展現。若心小,便覺多事壓身;若心大,便覺萬事皆緣。當我願意打開心,去承接那些額外的責任與挑戰,世界非但不重,反而成為我修行的法器。勞動非苦,煩惱非敵,只在一念之轉,一心之寬。
開心去做,不執回報,是心體與天地之道自然相契。我漸漸學會,在每一日常小事中修煉這樣的無住之心。或替人提筆記,或為友遞茶水,或默默為他人祈福,不留名、不計數。這些不起眼的舉動,正是一點一滴的築道之工。因為那顆願意的心,本身就是光。
真正的認可,來自天地,而非人間的掌聲。我常自問:此念起時,是否問心無愧?此行之後,是否內心平安?若是,那便足夠。他人是否看見、是否誤解,都已不成問題。天地之大,不言而信,何必人我之間多生枝節?若真心願行善,願守誠,天地自有其道報應,我只需如是做,如是行,如是安住。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