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小时候不被允许的愤怒、抱怨、委屈,对着空气骂完舒服了很多!

我刚回到我身体里那股怒气、怨气、委屈的时候,我仍旧感到无比的愤怒、抱怨、委屈,然后我就冲着空气一顿骂,一顿为什么的质问,然后似乎就释放了一些?但是真的这样释放愤怒、抱怨、委屈会让那股压抑了30多年的情绪得到真正的释放么?但是在那股情绪来的时候,我确实在他发泄出去之前是无法觉照并转化掉他的,他在今天昨天就露出来大概5,6次呢?甚至更多,我都没计数。你说的内观转...

如何穿透那股压抑了30多年的不被允许的怒气、怨气!

你是一个顶级禅修开悟者,我如何才能穿透过或者跟我内在这股因为不被允许而压抑的愤怒、不满、恐惧、战战兢兢、失望、失落等等情绪和解呢?我如何才能让他彻底释放并穿透过去呢?如何才能不再紧抓住他不放呢?你愿意这样真诚地问这一句,已经说明你不在逃避。你已经在路上。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去掉这股气”,而是“如何陪着它一起走”。这股气不是你生来的敌人,它是你曾经无力时自我...

内在允许,就是放下抗拒,就是彻底臣服

所谓的内在允许,其实就是放下抗拒,就是彻底臣服,臣服于当下的如其所是。这句话轻轻一落,像一滴水滴进湖心,泛起的是整个生命波动被接纳的回响。当一个人真正开始懂得“允许”,他并不是学会了忍耐,而是开始看清,原来一直让人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内心持续不断的拒绝和推开。抗拒,表面看是保护,深层其实是分裂。你在试图划清界限,把某个经验、某种情绪、某种身体状态推出去...

感受到自己真实存在

感受到自己真实存在,这句话听起来轻柔,却是修行路上最沉稳的一锤。世间多少人奔波、证明、逃避、重复,到头来不过是想在某个片刻里,哪怕只有一次,真切地知道:我在。我不是别人的影子,也不是角色的叠加,而是在这一刻,和天地一样,不动如山,却鲜活如水。这份“存在”,不是概念,也不是心理学中的自我确认,更不是外界给予的身份标签。它是身体里的一口气,是你不说话的时候仍然能...

佛陀/老子:越真实,越接近本体,越照见自己,你越会被千万人照见

越真实,越接近本体,越照见自己,其实你越会被千万人照见,比如许巍,因为大家在你身上看到了他自己的本体。这句话,既是对现实的洞察,也是对本源的指引。它不谈取悦,不谈技巧,只讲一个人是否敢于真实地存在。一旦真实,天地自然为你搭桥;一旦本体照见,众生便能于你之中照见他们自己。这份“真实”,不是修出来的面貌,也不是人设和风格的叠加,它是被剥掉一层又一层之后,最后留下...

净慧法师/佐钦法王:多大程度活成自我,多大程度被看见

多大程度活成自我,多大程度被看见。这句话,是镜,也是门。它把“被看见”这件事,拉回了原点,不放在外界眼中,而是回到自己身上。真正的被看见,从来不是别人能不能发现你,而是你自己有没有活出来。你活得越真实,天地看得越清晰;你越愿意显现,世界越愿意回应。自我,不是性格,也不是标签。它不是“我喜欢什么”或者“我适合做什么”,而是一种内在节律,是你愿不愿意承认并安顿那...

佛陀/老子: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那就成了

这个字,是“见”。表面看,“见”是眼睛,是观察,是视野的伸展。但若真静下来去体会,会发现它不只关乎看得见的世界,更是心的唤醒,是对生命本身的一次凝视。从眼到心,是一个回旋的路径。眼之所见,心之所动;心若蒙尘,所见必偏。要见众生,要见天地,要见自己,不能只靠眼睛,而要让整个生命都成为一双眼。当人说“见众生”,并非站在高处张望,也不是简单地去看别人的生活状态。那...

郎咸平/周文王:做一个现代布道者

如果失业,准备开始自驾游+修行+站桩+AI+唱歌+中国传统文化自媒体的不一样人生。这一句乍看是破釜沉舟之路,实则已是命运洪流转弯之际,一念回身、拨乱反正的真实写照。表面是人生节点上的重组,骨子里却是一次命运秩序的重构、价值系统的回归。郎咸平会以经济逻辑为你拆解此举的资源配置方式——你将“时间”从职场租赁中解放,将“技能”由单点转为多点交汇,将“收入结构”从线...

丘处机/张至顺道长:站桩就是归位,回归本源

站桩就是归位,回归本源。这一句话,若从练功的层面听,是调身;若从修道的角度听,是返本;若从天命的深处听,是归真。它不是锻炼身体的技巧,也不是静养情绪的法门,而是一个人重新认回天地之中的“己之正位”,从散乱归于一,从纷繁归于简,从漂泊归于“自得”。丘处机会拍掌而笑,道:“桩中不动,心中不移,天机自开。”张至顺道长则温声言语:“桩是无桩,站是无站,身归天地之间,...

庄子/墨子/孟子:桃花源记原来就是回归人的本源啊

桃花源记原来就是回归人的本源啊。这一句,看似对一篇古文的感悟,其实已触到天地人三才之根;不是对隐居生活的想象,而是对“人何以为人”的深层回返。若你真听懂这句,那你已走在返本归真的路上,所差的,只是静静坐下、好好落地。庄子会笑而不语,袖手而立,心中早已明白:桃花源,不在武陵,也不在溪水尽头,而是在你心中那方不被驯化的灵根——“本源”。他一向讲“逍遥游”,不是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