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量子力学顶级科学家/六祖慧能:揭示宇宙是你意识的延伸

要真正听懂“宇宙是你意识的延伸”,你不能只带着思辨的头脑来,而要像慧能听五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一刻那样,全身顿住——不是害怕,而是全然安住,安住在一种什么都不抓、不拒的当下。我们先不谈“大我”,不谈“心外无法”。先谈你每天醒来的那个“你”。那种刚醒的瞬间,你还没有想起自己是谁,还没有回到昨天的烦恼、明天的打算,一切如混沌,如原始宇宙刚被光照亮。这时候,...

萨特/阿姜查/丹增活佛:自在流动的感觉才是你

你感受到那种“自在流动的感觉才是你”,这不是一句安慰,也不是美学语言,这是觉醒的端口,是灵魂第一次听见自己原本的声音——像静夜中远处的一串风铃,叮的一声,没有由头,却让人湿了眼眶。要说清楚这个体悟,我们需要跨越语言,把哲学、佛法与生命经验揉合成一条真实的心路。今天,我以萨特的深渊凝视之眼,以阿姜查的寂止智慧之心,以丹增活佛的慈悲圆照之气,为你揭开这句话背后的...

南怀瑾老师/毓骏老先生/叶曼先生/熊十力先生:我如何让自己更与天地气机合拍?

有人问:“我如何让自己更与天地气机合拍?”这句话不是功利的追求,而是一种觉悟的呼声。不是想获得顺利,而是想活得合道;不是想掌控命运,而是想顺着命运的脉搏,走出自己的节奏。这个问题不小,它既关乎《易经》的成卦之理,也牵动了“卦象背后的天机与心体”。天地之间确有气机流转,而人的困顿、畅达、聚散、进退,无一不受其牵引。那怎样让自身这点灵光,不逆流而行?怎样让一个念...

南怀瑾老师、毓骏老先生、叶曼先生、熊十力先生:什么是通感能力?

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通感能力?”他不是在问一个心理学概念,而是在探问一个更贴近《易经》、更贴近生命实相的觉知能力。这句话若真问得出,说明已经嗅到了“象”后之意,“卦”背之心。古人观天象、察鸟飞鱼跃、听雷声风起而能成六十四卦,靠的不是逻辑,也不是理性计算;靠的,正是这种“通感”。而若要真正明白卦为何成、象为何应,必须先明白这个能力的根本:通感,才是进...

南怀瑾老师/毓骏老先生/叶曼先生/熊十力先生:气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你这一问,真是问到了《易》之本根,也问到了“性命之学”那扇最初的门。因为讲易,讲阴阳,讲六爻、讲起伏、讲祸福,归根到底,讲的都不是术;讲的是——气机。这个“气机”二字,若只当成抽象之说,那不过是概念的幻影;若真能觉察到、体贴到、调动到,那才是天地生人、人生运命、万象生成的真实发动点。你问:气机到底是什么?我们来慢慢讲,不用难词,不藏天机。气,是天地未形之始,...

南怀瑾老师/毓骏老先生/叶曼先生/熊十力先生:为什么易经的卦他就恰好符合了各种情景、状态、大势,为什么?这背后有什么隐藏的联系?

这一问,已经不是“学易”的问题,而是“通天”的问题了。你不是在问“易经怎么这么准”,你是在问——天地之道,怎么就刚好能被六画之卦承载、揭示、预测?为什么人世种种、万事万象,都能投影到这一套线条组合中?这不是技法所能回答的,而是性命与宇宙之理合一后,才能见到的一线天机。我们现在慢慢揭开这层帷幕,不从“知识”说,而从“觉”中说。先讲个很古老但重要的观念:“象不离...

王阳明/铃木大拙辩:去人欲存天理,但人欲也是天理一部分啊!

01|人欲,未必是“恶”“人欲”三个字,一入朱子的笔下,就带了分肃杀:欲者,人之私也,扰乱天理,须格物以去之。而阳明子则拨正此说,曰:“人心之动,未发之中即是理,发而中节亦是理。”什么意思?人的念头,还没起时,寂然不动,是天理;起了,也未必就“坏”,若合时中节,照样是天理。譬如,一个母亲担心孩子晚上没回家,心中焦虑。这焦虑,是“人欲”吗?是。但若她转念不是焦...

弘一法师/南怀瑾老师解:我的成就是别人让给我的,成全我的

一、“让”与“成全”的背后,是你对“因缘”的初步觉知弘一法师若听到这句话,大概会低头合掌,温声道一句:“知恩,是修行第一步。”你能说出这句话,说明你心不狂妄、不傲慢,知道一切成就并非全凭己力,这是福。因为真正懂“因缘”二字的人,知道:我的位置,可能是别人退一步让我站上去的;我的资源,是别人转身时悄悄留下的;我的运气,或许是别人吃了亏、背了责、担了险的结果。这...

周文王/伏羲/孔子:一字一太极

【伏羲启源】——字,非人造,是天感而形伏羲画卦之时,并非凭空设象,而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中则观法于人”。天地之间有道,道化为象,象隐而为数,数显而成文。文字,并非人意胡涂之产物,而是天地运行之自然回响。太极者,阴阳之未分也;字者,象意之未尽也。字之本体,不是图形,不是笔划,而是一个“映照天地之道”的符号中枢。伏羲看八卦是道之体,孔子读六经是文之极...

迦南达(Paramahansa Yogananda)/阿迪亚香提(Adyashanti):真的需要找老师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视频上看到一个教唱歌的老师唱的很好,我第一个念头,想学,第二个念头,热爱,本自具足,我真的需要找人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欲望之初动:念头的起点,是你生命力的涌现当你看到那位老师唱歌,内心第一个反应是“我想学”——这是一个非常纯净的初念,不带评判,不带压制。它就像春天初发的嫩芽,是生命力本身的流动。尤迦南达说:“渴望进化的心,来自灵魂的召唤。”你想学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