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如果没有方向感,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绕圈。刚开始看到亮亮和丽君那一对,我也是心软的。他们骑着电动车看烂尾楼、为鸡腿犹豫的样子太熟悉了,就像曾经那个坐在出租屋地板上吃泡面、还觉得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自己。他们的眼神里还有光,那时候我真心希望他们能熬出头,哪怕只是平平稳稳地过日子。可现在再看他们,眼神还是湿润的,姿态却变得让人陌生了。倒不是说他们变坏了,而是...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急着说真话。有些话我确实知道该怎么说,该不说的时候也知道怎么忍住。但我承认,这种本事是后来慢慢学来的,不是天生的。小时候我很直接,别人问我什么,我就答什么,甚至有时还主动提醒别人哪里做得不对。那时我以为这是“坦率”“诚实”,可后来我才明白,那种张嘴就来的话,其实不过是一种缺乏觉察的本能反应。其实人心是非常怕被看穿的,尤其怕被人挑明自己的短处...
你们能不能一起过完这一生,其实从最初就已经写在你们的性格和选择里了。很多人恋爱的时候,都是在凭感觉走路。眼缘对了,聊得来,就牵手了。甚至有人把恋爱和婚姻分开对待,觉得恋爱看感情,婚姻再看条件。但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些最根本的性格倾向、生活态度,甚至是买单时的反应,早就决定了两个人能不能走远。我越来越相信一件事: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细节”,其实都是预言。就...
真正撑起一个人走完长路的,不是天赋,而是心里那点始终没塌的光。有些夜晚,我确实也撑不住了。特别是那种明知道前路还很长,却又完全看不清脚下石头的日子,会突然觉得累得像是被整个世界按住,无法呼吸。可就是这时候,我反而更能想起《庆余年》里的范闲——不是他多强,而是他实在太像我,像我们每一个在缝隙中长大、靠自己一点点拼出明天的人。他说过:“迷雾里寻不见人,就把自己化...
关系变得无聊的时候,往往已经开始失去爱了,只是你还没意识到。很多人都以为,爱情的终结是吵架,是背叛,是突然之间的不爱了。但其实更常见的是,我们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也没有明显的矛盾,却渐渐地,两个人之间就松了、淡了、疏了。每天仍然一起吃饭、一起遛狗、一起刷牙洗脸,甚至没有停止说“晚安”——但某一天,你忽然发现,再也没有期待对方开口。我曾经以为稳定是关系的最...
情商最高的修养,是安静地退出别人的人生布局。这个道理不是忽然明白的,而是被很多次的失望磨出来的。你看一个人掉进泥潭,伸手去拉,他却觉得你是在打扰;你替他想得太多,他却反过来责怪你不该多嘴。说到底,那不是你应该伸进去的事。不是你没用,是你压根不该出现。有些人总以为善良就该没有界限。看见谁过得不顺,就替他焦急,帮他奔走,甚至自掏腰包也要出手相助。但很多时候,那份...
真正有底气的孩子,从不靠讨好换友谊。那天只是顺口一句,提到可以让她和R一起上网球课,我没料到她反应会那么坚决。她说不想。语气没有波澜,可眼神透着一种罕见的坚定。那种语气,像她心里早就把什么事情想清楚了,剩下的只是通知我一声,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争取理解。她说:“妈妈,我不想和她一起打球。”我问她为啥,毕竟前几天她们还在对方家玩得挺开心。她想了想,说:“她不是...
中年断亲,不是决绝,而是终于允许自己喘口气。她没有想过要跟谁彻底决裂,那不是她的性格。她一贯做事周到,做人留情,甚至有点怕场面僵。但五十五岁那年,她第一次对自己说,不回去了。没有通知任何人,没有解释理由,也没有发朋友圈。只是关上了行李箱,把春节假期留给自己和女儿。她说,那一刻,不是解脱,是空白。像一个习惯性忍耐的人突然松手,才发现自己其实早就没有力气。她过去...
婚姻不是尽早完成的人生任务,而是一个必须慎重选择的亲密共谋。在县城工作的女孩,大多看起来平稳,生活规律,收入稳定,父母安心,但其实没人比她们更清楚自己是被困住了。困在体制,困在亲戚的眼神里,困在饭局上的催婚声里。困得太久,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挑了,是不是再不嫁人就没人要了,是不是所谓“精神共鸣”其实是奢望。但也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在等精神共鸣。也有人第一面就想喂你...
无法沟通的人,其实只是活在不同维度的世界里。丁元英始终不争辩。不是他不懂交流,而是他早就看穿了——人与人的沟通,背后拼的不是嘴皮子,而是价值观、见识、立场和格局。缺了任何一项,说再多也是徒劳。像是对着一堵厚墙喊话,你只会越来越累,而对方连风声都听不见。和詹妮的那次谈话,他说:“这是我作为中国人,不愿和外国人讨论的问题。”这句话其实很轻,却藏着一整套世界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