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目标足够清晰,行动足够迅速,决策足够果断,你总是能够要到你想要的。

在人间走路,多少人一生都在追寻“我想要的”。有人想要功成名就,有人想要安稳富足,有人想要自由洒脱,有人只想平安度日。但多数人要了一辈子,却总得不到;有些人看似轻描淡写,却总是如愿以偿。世间人常说,那是因为他们目标够清晰、行动够迅速、决策够果断,于是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而我慢慢发现,这三者背后,隐藏着一种极为珍贵的心力——定。一颗定的心,看得清、走得快、断得了...

你慢慢会发现:人永恒的朋友和敌人都是自己

小时候总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对手。考试的时候是同学,升职的时候是同事,生意上的对手、情感上的竞争者、舆论场的声音、亲人间的比较……好像一生都在面对“别人”,一生都在追赶、抵御、压倒、赢过。长久以来,我们被教育要“争口气”,要“不服输”,要“拼出成绩来”,以为战胜外界就是强大,以为爬上山顶就是自由。可当年岁渐长,经历过得失沉浮,才慢慢察觉,真正牵动我们情绪、...

你掉进臭水沟,一直往上爬,我会拉你一把。你在粪坑里面游得正欢,我怎么拉你?

世间走一遭,总会看到许多人陷入泥沼,也总会有人问:“我该如何帮他?”那种心痛,那种急切,皆源于慈悲。但慈悲并非全然等于干预,愿意帮助是一回事,能不能帮得上却是另一回事。更深一层的看见在于:众生沉沦不全是因为无能为力,更多时候,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沉沦了。一个人若落入臭水沟,一边挣扎一边往上爬,你伸出手,他会抓;而若他在粪坑里游得正欢,你伸出手,他不但不会抓,可...

真正的利他是放下利他之心,只管去做

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利他”。从小到大,利他几乎成了一种道德的勋章。我们渴望做一个好人,帮助别人,体贴周围,愿意为他人牺牲时间、精力甚至利益。我们在各种场合中说着“我是为你好”、“我只是想帮助你”,也在日常中反复思量自己做的是否足够“无私”。然而行至中年,某一日,我忽然在心底起了一丝疑问:我们口中所说的“利他”,真的纯粹吗?若真的无我,那为...

对人的最大的尊重,是尊重他人的时间。因为时间就是命,不要浪费他人的生命。

在每日人间的烟火气中,我们与百事交缠,与万物相遇,也与他人时时刻刻发生着联系。有时是目光的擦肩,有时是言语的触碰,有时是一通电话、一个会议、一顿饭、一段等待。然而我们常常未曾觉察:在这些微细交互中,有一种极其珍贵的东西被不断交换、被默默耗散,那就是“时间”。人之一生,归根结底就是一段有限的光阴旅程。时间,是命,是气,是此身此心得以展开与消融的空间。而尊重一个...

原来每年读几百本书,是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啊。

突然惊觉,那些声称每年自己读一两百本书的人,最大的好处不是吸取了体量庞大的知识,而是可以不用面对现实。这句话像一枚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子,初听有些刺耳,但若不急着否定,也不仓促认同,便能在心中泛起更深的涟漪。我们为何读书?我们又为何沉溺于阅读?书本是工具,是智慧的传递,是他人心灵与经验的结晶,但当它变成一种不愿看见自身生活的替代品时,便也成了一种逃避。读书本无错...

为师为人同理:引领学生或他人去面对痛苦和解决痛苦

为师者,最重要的一个思考和自问也许是:我是引领我的学生去面对痛苦和解决痛苦?还是我只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让他们能愉快地逃避痛苦和暂缓痛苦的方案?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里有一种轻轻的震动,如一枚石子落入静水,泛起一圈圈不易察觉却绵延不止的涟漪。不仅为师者如此,为人也如此。真正的关怀,并非只是抚慰和安慰,更在于引领对方勇敢而真实地站在痛苦面前,不逃避,不粉饰,不将苦涩...

一个有意识地保持活在当下状态的普通人,就是修行人。

一个有意识地保持活在当下状态的普通人,就是修行人。这句话不玄,不高,却深深地切中生活的本质。修行从不是远离尘世、闭门打坐,也不是要脱离一切欲望和纷扰。修行人并不一定穿着袈裟,也不一定念经拜佛。他可能就是你身边那个洗碗时安静专注的人,是那个在公交车上闭目养神、与自己待在一起的人,是那个在被误解时没有急于辩解,而是静静看清内心的人。当下,两个字,看似简单,却最难...

爱自己的好办法之一,就是学会跟自己说没关系。注意,是没关系,不是无所谓。

爱自己的好办法之一,就是学会跟自己说“没关系”。注意,是“没关系”,不是“无所谓”。这句话乍听简单,若能真懂、真用,便是一种深刻的慈悲,是通往自我接纳的大门,是观心者在生活泥泞中走出的柔软步伐。许多人活着,常常是一种“使劲”的状态。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不让别人失望的人。我们不断地衡量、检视、批评自己,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个决定,错...

我们的大脑就是我们的宇宙,它有非比寻常的创造能力,可惜的是我们却总是用我们的大脑来创造限制。

我们的大脑就是我们的宇宙,它有非比寻常的创造能力,可惜的是我们却总是用我们的大脑来创造限制。这句话,在静默之中轻轻地敲打着内心,就像是夜里的一声钟响,把人从纷扰的梦中唤醒。许多时候,我们以为外在的世界限制了我们,现实残酷、环境不利、机遇稀薄,但其实,一切的桎梏与窒息,最先从我们自己的念头中长出。正是我们自己用心中的语言、念头、判断和习气,把原本自由无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