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为人,不在于他有语言、有工具、有制度,而在于他有一种奇特的能力:回过头来照见自己正在动的那个“动”。这种能力,不依靠知识训练,也不属于情绪智力,它像一盏天生就被安置在心中的灯,只等你回身点亮。万物皆生,草木感风,禽兽逐食,它们也在乾元之动中生活,但它们顺着动走过去了,没有一个回头;而人,却可以停下来,看着这动本身,问一声:这是从哪儿动起来的?这就是人的灵...
乾元之动,不是你能抓住的,却总在你准备好的时候自行浮现。它不需要你去寻找,它就在你寻的动作里显身。当你心中起了一个“我要去找”的念头,其实已经错过了它最初的回响。真正的乾元,不在你所造的方向之中,它在你还未设定方向时那一闪的悸动。你看似在寻,其实那寻本身已是乾元之动的回声。而你能觉知到这个“寻”的起心,就已经触到了它的边。内观之时,那个微小的想法浮上来——“...
咱们换一种表达方式,请你只围绕乾元来展开,其他不要涉及。我确确实实能捕捉到一丁点乾元的影子。比如我闭上眼内观的时候,一个念头冒起,我可以内观到他冒起前一点动,但是模糊的,不知他从何而来,然后念头升起,又不知他灭去何处。根据我的认知,他是生命自己在展开的原始欲望、动力、倾向,或者有人写书表达的那是上帝在以他的形式呈现他自己的相。也正如佛陀所说一切有情无情皆有如...
在那最初尚未分化的沉寂中,有一道动念从虚无深处缓缓生起,它无声、无形,却又贯穿万象。乾卦称之为“元”——这不是一个物质的起点,也不是一组可以被定义的起源条件,而是一种内含生成力的“动”,是未曾言说前、万物未生时的那一口气。元,是第一念,不是念头的念,而是能使念产生的那个温度;它不显,它在隐中孕含一切可能;它不是力量,却比一切力量都深沉;它不是目标,却引发一切...
世间万象,无非心影。你以为是在看这个世界,其实是看心所投下的光。你以为对面有他人、有事物、有某种客观的存在,其实那是你心内正在进行的活动在向外绽放,像夜色中的灯影,灯不动,影却因墙壁的角度而变幻不休。眼前的一切,并不来自某个“外部空间”的真实结构,而是内心对世界的投影所形成的幻象。当心一动,世界随之成形。你看见窗外的雨,是因为心里有雨的象;你听见人的争吵,是...
上六: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象传: 上六失道,凶三岁也。阴爻居阴位,得位不得中。上有九五相承,但是承刚。不过不要紧,他属于已经不在核心中间位置的人,他退居二线了。走到了险的最极端、最外侧。系用徽纆,两股合编成的绳子,用这种绳子系东西。徽是美善的意思。象传说:上六失道,凶三岁也!上六怎么就失道呢了?应该是不得中吧!置于丛棘。我看到放置在丛丛荆棘的象...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象传: 坎不盈,中未大也。阳爻居阳位,得位得中。很好的爻呢!在坎中有如此之角色,还怕什么呢?再困难再险,其中都含有生机,而他正是带领大家走出死局趋向胜局的核心。他上下都有相承的,得到周围人的大力支持。坎不盈,坎没满么?也就是因为坎,所以他不自满么?他内心清醒的很么?祇既平。神祇,各路鬼神都平静、安宁下来了么?这种状态,无咎,没问题...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象传: 樽酒簋贰,刚柔际也。阴爻居阴位,得位不得中。已经进入外卦/坎首爻,外险已经来到,不是内险啦!形势变啦!他是承上启下的爻,进入权力核心啦!他有上爻九五相承,其他地方既无应也不承。樽酒,喝酒的酒樽,簋贰,两个盛饭的簋,用缶,瓦罐,纳约,条约吗?自牖,自己窗户。终于无咎。象传说:刚柔济也。指的是九五跟六四的关系。一樽...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传: 来之坎坎,终无功也。阴爻居阳位,不得位不得中。他下有九二相承,上无应承。且他对九二的关系是乘刚的关系。它已经进入了内坎之极,快临近外坎了,经历重重险关走到这里,殊为不易。来之坎坎,我看到了他一路走来的坎之经历,往前看去依旧是坎险重重,对于一个心性不定的人,只怕就要悲叹时运之不济、命运之不公了,但对于君子,越是坎...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象传: 求小得,未出中也。阳爻居阴位,不得位但得中,高层无应,但有初爻和六三相承,有人支持、助力,这就好办多了。作为一个系统基层的骨干,涉险渐深,前后有柔爻相承,事儿还是可以办的,小心谨慎而为,必有小得。你看求小得,意思你不要贪心,只要小有所获即可,正如刚开始创业,进入市场,你能保证不亏,或者小有所获就行了,不要财大气粗,不要贪多嚼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