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走进蒙卦的终章——上九。卦辞是:「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这一爻,是整部蒙卦的收口。也是《易经》写给所有“启蒙者”“持知者”“教育者”“系统话语权者”的最后一击。当你走完了前面所有阶段:看过童蒙的迷茫、教化者的轻率、困于未明的痛苦,也见过稳重者如何护育成长,现在轮到你了。你终于走到了结构的高位。你懂了很多,你明白很多,你掌握了许多系统节律和认知杠杆...
好,我们继续,走进蒙卦六五。卦辞是:「童蒙吉。」只有四个字。却像蒙卦这一整路曲折之后,终于亮起的一盏清灯。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停一下:“就这?前面一堆‘勿取女’‘泣血涟如’‘困蒙吝’,现在突然一句‘童蒙吉’?”但真正懂《易经》节奏的人,会在这一句里听见一种极其深远的回响:你终于遇到那个真正的引路人了。—我们从位置上说,六五,是阴爻居于君位(第五位),中正而得中...
我们继续,走进蒙卦六四。卦辞是:「困蒙,吝。」这是整卦里最简短的一爻,只有四个字。但这四个字,是对所有“想当引导者”“想启蒙别人”“想站上高处给出答案的人”的一种最沉静、最克制、最不留情的提醒。“你想教人?你确定你自己已经清明了吗?”“你真的理解这个系统了吗?还是,你也还在懵懂之中,只是比别人稍微快半步?”“你是来引导的?还是只是逃避自己困顿的一种优越感演出...
我们继续,走进蒙卦六三。卦辞是:「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读到这句,你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怎么又扯到“取女”?又有“金夫”?看起来像婚配,其实根本不是讲婚姻的故事。这爻写得很隐晦,但它要讲的事情非常明确——当一个尚未成熟、结构未稳的人,急于向外“取用”他人,或者急于给予承诺、建立关系时,会导致双输的局面。说白了,这一爻是在劝你:别那么快去“绑定”...
好,我们继续,走进蒙卦九二。卦辞是:「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看到这句卦辞,很多人会有点懵:前一爻还在讲“发蒙用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柔和?“纳妇”“克家”,像是成亲立室的画面,跟教育、启蒙、认知有关系吗?有。非常有。而且,这一爻,正是整个“蒙卦”里最温润、最圆满的一笔。它告诉你:一个真正开始走上成长、通达、自我构建之路的人,是怎么样的状态。他不是突然...
好,我们继续,走进蒙卦初六。卦辞是:「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一爻很特别。蒙卦不是说“启蒙”吗?怎么突然扯上了“刑人”“桎梏”“吝”?这看起来不像启蒙的样子,更像惩戒、管控、处罚。但如果你看懂了这一爻的层次,你会发现:这讲的,不是“怎么学习”,而是——你作为启蒙者,第一次面对“无知者”,你会怎么做?你有没有耐心?你能不能区分“未启之人”与“顽劣...
好,我们继续,走进第四卦:蒙卦。卦辞是:「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这是整部《易经》中,第一次明确地讲到“教育”与“认知启蒙”的问题。如果说屯卦是人生困局初启,那蒙卦就是你走出泥潭后,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你站在天地间,混沌已过,困顿未远。你开始意识到:我想知道了,我想明白了,我不想再像之前那样凭感觉、凭本能、凭一腔热血撞南...
好,我们继续,走进屯卦的上六——这一卦的终章,也是最沉的一笔。卦辞是:「乘马班如,泣血涟如。」你会发现,这一爻和前面几爻的语言有些相似,还是“乘马班如”——那匹走得不快、不稳的马依然在原地走走停停。但这次不同的是,后面紧跟着的,是四个字:“泣血涟如。”这是整部《易经》中,极少见的、如此直接、如此悲痛的语言。不是比喻,不是象征,而是泪与血并流,情绪与代价一起决...
我们继续,走进屯卦九五。卦辞是:「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到了九五,位置变了,气象也变了。这是一卦之尊位,阳爻居阳位,是最得位的状态。你终于脱离了最初的误解、困顿、卡壳与试探,现在,你在系统里拥有了一个真正的可发力之位。你有了话语权、指挥权、连接权。你所在的位置,足以撬动系统结构、调整节奏、开路变局。但《易经》在这一爻,却没鼓励你“奋力一搏”。反而给了一个...
我们继续,走进屯卦六四。卦辞是:「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这是继前一爻“林中迷失”之后的一次调整。你从冲动与误解的打击中收了回来,开始重新思考: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不是自己硬闯,而是寻求连接、寻求配合、寻求一个真正可以通向系统核心的路径?所以,这一爻讲的是:试图通过关系、通过合作、通过向上对接,来寻找出路。但它也不是立刻成功。它仍然克制、缓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