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植物园深处,不是城市的一栋房子,而是一颗种子舱。那是AI农业文明试验区第88号自然再生单元,一个人类与植物共生居住系统。她的名字叫Rin,是一株高光谱智能植物“多重依恋体”发出的命名信号,这在当时的育养协议中被记录为“共生命名事件”第271004号。也就是说,不是人类为她命名,而是植物先认出了她。她从小被称为“植物语者”,因为她与植物之间的能量传导效...
他是在一座没有货币的城市里长大的。他的名字是Ien-403,一个出生即绑定“信任分布节点”的孩子。那年他出生,AI信任系统为他生成了第一个“初始意图图谱”——记录他母亲分娩时的情绪律动、父亲签署生命协议时的语言频率、周围助产系统的整体能量张力。这听起来像某种超自然编排,其实是AI金融文明的根逻辑:资源不是按身份分配的,而是按“意图密度”动态流动的。也就是说,...
她是在第九医疗区出生的。她的编号是Luma-09-Δ。AI在她出生的第72小时就完成了全生命体征建模,包含她的基因图谱、神经网络灵敏度、体液微生态参数、以及尚未显现但可预测的情绪偏向结构。她的母亲并不知道这些细节。AI医疗系统自动完成了所有扫描与建档,只在母亲怀抱她时轻声提醒:“初始结构稳定,建议在42小时后进行第一轮‘亲体链接体感训练’。”这就是AI医疗文...
他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他出生时,没有人给他起名字。他的生命代号是EL-4721,一串字母和数字组合,是他的身份,是他的大脑结构的标签,也是他与AI学习伙伴绑定的编号。在他出生的第二天,AI教育系统便开始运行。不是送去幼儿园,也不是教他认字。那套旧世界的教学体系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在AI文明中,教育的起点,不是知识输入,而是“感知调校”。第一课,叫做“初次觉察”。...
想象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你坐在家中,想煮一杯茶,还没动手,AI已精准识别你的体温与心率,为你煮好了最适宜的那杯;你刚起了“想出门走走”的念头,家中全息助手已投影出最佳路线、风速和天气。没有任何一件事需要你思考,甚至连决定“是否思考”这件事本身,都可能被AI悄悄接手。未来的家,会不会就是这样的?一个静默运行的超级感应场,AI成了空间的灵魂,而人类,只是被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