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松松老师和方总出了个题,如何开一场高价值不亏本的沙龙
2023-11-19

跟松松老师结缘是他的博客。



11月5日的沙龙才算亲自跟他一对一打了个照面。

卢松松方总4.jpg这就是缘分。离开SEO这么多年了,才跟SEO圈的大佬亲密接触。


跟方总的缘分则是因为松松老师的逆袭社群。松松老师,逆袭社群,我,天天不厌其烦的骚扰大家扔文章,群昵称:江天-写软件滴。就这么简单、奇妙的缘分就发生了。

昨天受信融集团方总盛情邀请,跟松松老师一起去方总公司北京总部做客,中午蹭了顿饭,感谢方总。

各位见到这篇文章的老板、朋友,如果你们家公司需要客户线索,找方总,性价比高、靠谱。

而要代写代发软文、开发网站、小程序或者要买主机,或者学习短视频运营、赚钱,关注松松老师。

昨天我们一直在聊一个话题,就是松松老师的沙龙该怎么继续办下去


在办完百子湾沙龙后,松松老师就流露出退意,不打算再继续办下去了。为什么呢?


第一参加线下沙龙的意愿降低了,邀请人参会变困难了。
第二场地是个问题。

其实核心就是不赚钱,还赔时间和精力。

你想啊。这种事,干次数多了,谁都心累,不愿意再继续。

但是做连接人的事情,松松老师得天独厚,且是轻车熟路和非常擅长的事情,只是没有找到好的互惠互利的模式,自然就难以为继。

如果有好的模式,比如刘润,比如罗振宇,比如牟长青,比如龚文祥。不仅有利大家,交口称赞、口碑好,而且主办方还赚钱,甚至以之为主业。这样的事谁不愿意一直办下去?办它十年二十年,甚至到各位退休了,一帮退休老头聚一起聊当年的互联网江湖里的叱咤风云。

我先摆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连接人的事情绝对赚钱,且是一件相当有功德的事情。这事儿从张小龙的微信可看的出来。微信的定位就是一个连接器。那线下的沙龙,或者xxx会,xxx商业论坛,其实也就是这个作用,一个小微个体或者垂直行业的连接器。

高端沙龙1.jpg


看微信赚钱不?腾讯的摇钱树哇!

人跟人要产生连接,他必须有一个机缘。想我以前是个搞技术的,天天就在工位电脑那一亩三分地儿上,很少跟别人发生连接,最多连接也就是个同事,所以视野狭窄了,自信心降低了,商业嗅觉,市场嗅觉,网感都钝化了,最最重要的是,没有其他成交渠道和利润来源了。所以就成了一个心态焦虑的卷王。

但走出去,见天地,看世面,跟各色各样的人发生观点碰撞,情感交流,还有肢体语言互动,就会感觉活的精彩了,机会变多了。

核心就是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讲到的几率问题,认识更多的人,跟更多有趣的观点碰撞,灵光一闪的机会增大了,结交到贵人,或者接触到更高层级的机会增大了。当这些几率增大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一遭咸鱼翻身。

所以做一个开放的人,愿意随时随地去连接人的人。

这就是为啥我非常支持松松老师一定要将沙龙继续办下去的原因。

总结下:他个人资源得天独厚,他具有丰富的论坛、沙龙运作经验,这本身是一个利己利他的好事情。

回到松松老师和方总出的题。

先分析下这两个问题的产生的本质。

参加线下沙龙的意愿降低了,邀请人参会变困难了

是参会的意愿真的降低了吗?

不是。

人脉.jpeg


人是社会动物,他本身就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回到人群中,尤其对于新人群,开放型的人有更强烈的动机去加入他们,融入他们。对于自诩社恐的人来说,他只是自信心不足,并非内心没有想去融入某些圈子的冲动。

有了这个基础。参会意愿降低就是个伪命题。

真正的原因是参加过不少沙龙,没有得到匹配的价值,这正是方总提到的,办沙龙得提供匹配的价值,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吸引人,让每一个来的人在走的时候感觉物超所值,这是核心,如果仅仅止步于无感或者基本满意,那下次参会的意愿就会降低,因为他必然会衡量参会成本(金钱+时间成本)跟获得的回报之间的ROI(投入产出比)。

第二个次要原因我分析是经济低迷,对于跟钱和直接实现利润的事情兴趣度降低了,资金和时间要更多的用到解决眼前困境上,对于一切不能带来直接收益的事情只能往边靠。

第三个原因松松老师每次举办的沙龙更偏向于传统站长和SEO、互联网营销的群体,这部分群体不少要么转型,要么已经离开这个行当了,整个人群规模在萎缩。

邀请人参会变困难是参会意愿降低的直接结果,甚至临时变卦不来。都可以理解,潜意识里意愿不强,自然会有更多此类现象发生。

场地问题

这涉及到两个层面,第一场地成本,第二人员不确定带来的不确定性成本。

因为松松老师的沙龙收费很低,一不小心就会因为人员不确定性导致成本超支。

核心一句话,就是主办方的成本问题。这仅仅是经济成本呢。还有投入的人力、时间、精力成本根本就没计算在内。

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公益性质的去做,倒是可以维持。时间长了自然就心力交瘁,动力缺缺了。

粗浅想法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提出如下我的想法:

意愿低根据以上分析,是因为主题不明,提供价值不够。那就在这上面下功夫。

举例来说,下一个月的会将人员限定到短视频小微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或有意愿以短视频为副业的人群,主题就是图文带货所蕴藏的百亿市场机会。

价值.jpeg然后列举出这一赛道的5位有分量的大咖,当然咱们不一定一定请的到大咖本人,那就退而求其次请与大咖有直接关系的人,借用罗振宇拍纪录片《激荡•1978—2008》的思路。


大咖确定后,就需要跟他们进行资源互换,或者给一定出场费。仅仅围绕主题《图文带货所蕴藏的百亿市场机会》各个方面开展一天的培训。重在干货。

对于参会者来说,其获得的价值就是一次信息密集的干货短训甚至现场实操。而且还获得跟行业大咖直接一对一连接的机会。另外就是收获一群同行者。以我的经历大多数人在现场都比较矜持,所以在收获连接这一方面做的不好。所以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就需要加入一些彼此之间的互动环节,消除陌生感,并且鼓励每个人互相连接,将连接这个事情当作提供价值的重要一环去做。

一个小点子,既然是来参加学习培训可以要求每个人写一个小感悟,写下对自己连接人的印象,或录成音频分享给彼此。

第三个提供某种实物价值,比如跟三方广告合作方合作,为他提供曝光,他提供实物礼物。

说白了,开一场沙龙,既要有精神价值,又要有知识价值,还得有一定情绪价值,最后加上适当的实物价值。而这一切可以通过资源的整合来实现。不一定全部靠自身投入来达到。

如果能从价值这个角度做足功夫。我相信论坛会相当成功。

谈完这个,我谈一下邀请这个难题。基于松松老师以及他圈子里其他资源所拥有的粉丝量,粗略估计覆盖潜在人群可以达到20万+。

全部或大部分触达就得靠反复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营销图文文案,并且得激活一群利益共同体一起来做。大家都有好处,大家都有钱赚,自然动力十足。

说完这些,我再谈一下,如果将沙龙运营成长期事业,就必须当作另外一个IP去做,占领人的心智,这样可以在日后有效降低营销宣传和推广成本。

另外,说下定价。我们可以采用两种定价策略,第一种核算所有成本以后,不赚钱,用第二次转化来赚钱,也就是在提供以上基本价值之外,另外提供一层高端价值,或者就是这一个外围价值圈的简单升级,对培训内容做升级,圈子质量升级。也可以提供另外的价值,姑且不表。另外一种策略是止步论坛本身,但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并将论坛作为一个产品建立分销体系。

由此,场地问题已经在以上成本核算中解决,或者引入有场地的品牌商,我们提供曝光、品牌广告展位或者唯一营销推广机会,场地方以场地作为交换。
以上是昨天跟方总、松松老师聊了几个小时之后的一点浅见。

看到这里顺便点个赞和在看呗。鼓励作者继续创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