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要培养未来领袖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自我牺牲精神。

领袖不是天生的,他是在一次次为别人挺身而出的选择里长成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三样东西看似沉重,却是未来领袖的脊梁。一个人若只是为了自己走得好、活得舒坦,顶多是个精明的操盘手;只有心中装着他人、装着大局,才能在风浪中立得住、带得动队伍。使命感让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责任感让人不逃避该做的事,自我牺牲精神则是关键时刻愿意把自己的安逸让出去,把风险接过...

任正非:“天才少年”是我们对外宣传,对内没有天才。

天才的名字听起来光鲜,可真正的成长从来只有踏实与努力。我们常在外面的宣传口径里听到“天才少年”的故事,那是为鼓舞士气、为引人注目的美丽标签。它像是一盏高高挂起的灯,让人一眼望去,生出羡慕与敬佩。但在内部真正的培养中,却很少有人真把“天才”当作成长的根基,因为真正懂的人都明白,天赋或许是种子,但没有日日耕耘的土壤,它不会结出任何果实。外面的称号像一阵风,可以一...

任正非:是金子在哪都发光,是人才总会脱颖而出。

金子不怕埋在泥里,终究会自己发亮。人常说,是金子在哪都发光,是人才总会脱颖而出。听来简单,却藏着几分误解,也藏着几分真理。世人眼中,金子是纯净的、珍贵的、人人识得的,可现实中的金子,往往一开始并不闪耀。它可能埋在泥土里,蒙着灰,甚至与石块混在一起,无人多看一眼。人才亦如是,不会一出生就被高高举起,而是要在岁月的河流中沉淀,在磨炼的石磨下打磨出锋棱。只是,那份...

任正非:历史上非常多的伟大创造发明其实都在咖啡厅里产生的。

许多好主意不是在书房里生出来的,而是在一杯咖啡的香气里冒出来的。人常以为,伟大的创造需要宏大的场景,需要庄严的书桌和沉甸甸的典籍。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许多改变世界的思想和发明,却是在最寻常不过的地方孕育——咖啡厅。木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窗外有微风推开帘子,杯中咖啡的香气缓缓升起,人们坐在那儿,不必正襟危坐,不必面对沉重的仪式,只是聊着、想着、笑着,心中不知不...

任正非:公司的精神就是以自我批判为主,批判为辅。

真正的进步,是敢先照镜子找自己的错,再去提醒别人。很多人谈批判时,总是先想到别人:他哪里不对,他做得不够好,他该改一改。但若只习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却很少拿着镜子看自己,那么批判就成了指责,改进就成了空话。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甚至一个修行团体,要想保持活力,最重要的不是天天互相挑毛病,而是人人先学会自我批判,把自己能改的地方改好,再用建设性的态度去补别人不足...

任正非:战略不能由少数人来决定,不能由少数人来设计未来,也不因少数人的批判而改变方向。

方向这东西,不能让少数人的眼睛替所有人看路。有些决定关乎一时的得失,而有些决定关乎很久以后的生死存亡。战略就是后者。它像一条河的走向,一旦定了,就会牵动无数人的舟楫与命运。如果这条河道的设计,只由少数人拍脑袋决定,就算他们再聪明,也免不了视野受限;如果未来的蓝图,握在少数人手里绘制,就算他们心怀好意,也可能带着偏好与盲点;而如果战略的走向轻易因少数人的质疑而...

任正非:要做到有权的人不能操作,能操作的人不应赋予权力。

权和手分开,才能让事情长久稳妥地走下去。世间的大多数混乱,常常出在权力和操作绑在一起。有权的人,一旦能直接伸手去做具体的事,便容易绕过制衡与监督;能做事的人,一旦被赋予了过大的权力,也容易在便利与诱惑中迷失本心。这就像一个人既是赌局的庄家,又是唯一能洗牌发牌的牌手,久而久之,局就不再公平。真正的制度智慧,就是让权与手分离,让能决定的人不能直接执行,让能执行的...

任正非:领袖不是靠培养,而是选拔。

真正能带队的人,是天生挑出来的,不是课堂教出来的。很多人以为,只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就能源源不断地造出领袖来。可现实往往相反——领袖不是被雕刻成型的工艺品,而是先有骨相,再用历练打磨的玉石。培训能提升能力,却无法平添骨子里的胆识与格局。就像种子,你可以精心浇水、施肥,但如果种子本身没有发芽的基因,再好的土壤也长不出参天大树。我曾认识一位退伍军人,他在部队...

任正非: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华为就是英雄的公司。

干好手里的活,就是最大的英雄事。很多人说起英雄,想到的是战场冲锋、救人于危难的壮举,想到的是高光时刻和传颂千古的故事。但在生活的长河里,真正支撑一座城、一家公司、一个时代向前的,并不只是少数的冲锋者,而是无数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守着一份责任。英雄的定义,不必全是轰轰烈烈,它也可以是日复一日、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我曾见过一位普通的车间工人,工作是给精密零...

任正非:如果挣不到粮食,要敢于不发奖金。

没收成的时候,就别想着分果子。在田野里,农人最清楚这个道理。播种、施肥、除草、浇水,都是为了秋天能有满仓的粮食。如果一季的庄稼因天灾或疏忽颗粒无收,再去分粮,只能分空袋子。人心或许会不舍,嘴上也会有怨,但空袋子填不饱肚子,反而会让来年的种子都搭进去。经营企业、管理团队,乃至修行人生,都是一样的逻辑——没有挣到粮食,就要敢于不发奖金,不是苛刻,而是为了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