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免疫来自于心如如不动
2025-08-10

世间的免疫,不只是医书上的抗体与细胞,它也有一种来自心的力量。许多人以为抵御外界的侵扰,全在于身体的强健,其实更深处的根,是在于一颗心是否安住。心若乱,轻风也能掀起波澜;心若定,惊雷也不过是虚空里的回声。修行人常言,心如如不动,免疫自生。这不是神秘的咒语,而是日常里一遍遍磨出来的定力。

人生多变,谁能避开风雨?消息来时或好或坏,环境变时或顺或逆,人情来时或温或凉,这些都在试探你的内在。若是内心跟着外境转,外境一冷,心就缩成一团;外境一热,心便躁动不安。久而久之,人的精神就像被风雨打透的衣裳,再无抵御之力。反之,若能守住一颗不随境转的心,即使风再大,也不过是拂过湖面的一阵波,湖底的静水依旧不动。

心如如不动,不是无知无觉,不是装作不看,而是看见了,却不被牵走。就像坐在江边,看洪流奔腾而过,你不必跳进水里去随波漂荡,也不必捧一瓢水去阻拦江河。你只是坐着,看水来水去,你的脚下依旧是坚实的岸。外面的风浪,再大也扑不到心里。这样的安定,本身就是最强的免疫——它不只是防病,更是防烦、防乱、防耗。

许多人疲惫,不是因为事情多,而是因为心被事情牵走了。身在这里,心却已经跑到担忧明天的路上;身体刚起步,意念已经被昨天的懊悔拖住。这样的人,即使坐在最安全的房间里,也像在风口浪尖上摇晃。修行的功夫,是慢慢学会把心收回来,让它回到当下。此刻,你在呼吸,就全然地呼吸;你在吃饭,就全然地吃饭。看似简单,却是免疫之本。因为当下的心,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心。

顿悟,往往是在最寻常的一刻出现。有人在晨练时看见朝阳,忽然明白光本来就在那里,只是平日里被阴云挡住。我们的心,也常被情绪、欲望、恐惧遮蔽着。免疫不是增加多少护盾,而是拿掉遮蔽物,让心的本光流动出来。当你不再被外界牵引,情绪不再动摇你的判断,你就会发现身体也跟着安定,呼吸平稳,睡眠踏实,抵抗力自然增强。这是心与身互相扶持的智慧。

明理之时,你会看到,这种免疫并不拒绝外物,不是把自己关进厚墙之内,而是心如虚空,容得下一切。有人赞你,声音进来,心里如湖面照花,不涟漪;有人讥你,话语进来,心里如秋山落叶,不留痕。这样的心,不会被喜冲昏头,不会被怒烧焦心,不会被忧耗尽力。正因为不动,它才能在动荡中生出力量。这力量,比任何药方都久,比任何防御都稳。

修行到深处,心如如不动,不是冷漠,而是慈悲。因为你的心不被自我执着牵动,便有余力去看见别人,也有耐心去听别人,甚至在纷乱中,还能给人安定的气息。别人见到你,像见到一棵大树——无论风多急,树依旧扎根于土,枝叶摇曳,却从不折断。这种安定,会在无形中传染,成为彼此的免疫。

所以,免疫不仅是抵御病气,也是在混乱中保全自己的心气。外界的刀枪,能伤皮肉,能伤筋骨,但若想伤心,必须你自己先动摇。若你不动,它便无处着力。修行人不是不遇考验,而是考验来时,仍能笑着饮茶,静静看花开花落。这样的人,活得不慌不乱,也活得长久安宁。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单:《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南怀瑾先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解读《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智慧,对如何在动荡中保持心如如不动有极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