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刘润老师已真诚致歉。认真聊一下,犯了错,道歉为什么就这么难?7点
2025-08-10

有时候,一句“对不起”比攀高山还难。

在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犯错,哪怕你平日里谨小慎微,也难免有言语失当、判断失误、行事欠妥的时候。可奇妙的是,承认错和改正错的难度完全不一样。改正错,往往是动手做事;承认错,却是动心服输。人心里那道关口,一旦竖起来,比城墙还高。很多人明明知道道歉有好处,却宁可绕远路,宁可用沉默、解释、转移话题去代替真诚的认错。这就像走夜路,看见前方有个坑,明知跳过去就能安全走下去,却迟迟不抬脚,因为那一下的姿势,意味着低头。低头,看似简单,其实要放下的,是面子、是自我、是那份不愿被否定的执念。

道歉之难,首先在于损失担忧。人们害怕承认错会让自己失去位置、威信或机会。尤其当自己积累了许多成绩时,更怕别人用一个错误抹杀所有努力。这就好比农夫辛苦种了一季的稻谷,却因一颗坏谷子被人指责田地不整洁,心里自然愤愤不平。于是,很多道歉开了头,却加上“但是”“不过”这样的找补词,仿佛非要证明自己没那么错,才肯松口。其次,道歉之难,还在于不对等的感受——一百件好事被忽略,一件坏事被放大十倍,人心就会生出委屈与逆反。委屈是人之常情,可惜它常常把本来能平息的事,推向更深的僵局。

再者,错误被外界放大,也是让人裹足不前的原因。当别人的批评已经越过事实本身,掺进了情绪和标签,道歉的人会感到被冤枉,甚至不愿再配合。这就像有时夫妻吵架,明明只是生活细节的小事,却被一句“你根本没责任心”推到人格评判的高度。台阶一下被抽空,谁还愿意顺势走下去?还有一种情况,是被自己的最初不道歉绑住了手脚——第一次没道歉,就要不断为没道歉找理由,直到台阶筑得太高,自己也下不来了。

然而,真诚的道歉,其实是一种修行。修行不是躲在山里打坐,而是能在复杂人事中保持清明和谦卑。当你第一时间认错,不绕、不推、不找借口,那一刻的坦然,会让对方卸下戒备,让自己卸下包袱。道歉的姿态,甚至比道歉的言辞更重要。素颜、直视、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对不起”,比华丽的解释、长篇的背景分析更能穿透人心。就像有人说,认错不是认输,而是认清——认清自己确实有不足,也认清关系比面子更重要。

在修行的眼光里,道歉不仅是止损,更是转机。它能化解隔阂,重建信任,还能让自己的心更轻盈。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犯错的人,而是犯了错,依然敢于站出来的人。你会发现,一旦真诚地道了歉,事情往往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反而,不道歉才是拖累,让你日日提心吊胆,怕旧事被翻,怕关系裂痕扩大。人与人之间,不缺完美,缺的是在不完美时,仍能伸出手。

所以,当你下次面对那道心理的城墙时,不妨先放下自我,哪怕只是一点点。说“对不起”,就像推开一道门,门后或许是宽恕,也或许是沉默,但至少空气会流通,你会呼吸得更顺畅。修行,不在别处,就在这些日常的低头与抬头之间。低下的是头,抬起的是心。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著)——深入剖析沟通中的情绪与需求,教你在冲突中找到理解与连接的语言,也为真诚道歉提供了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