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生活太苦、太累,就读读许倬云这10句话
2025-08-10
生活再苦,也别忘了往里走
人活着,有时候像被风推着往前跑,跑着跑着,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跑,也忘了脚下的路是往哪去的。越是这样,心就越慌,越乱,越觉得日子是苦的。可如果你停一停,往里看一看,会发现,苦不一定能少,但你能不被它压垮。
我听过一位老人说,他这一生,不曾有过完全顺遂的日子。少年时病痛缠身,走路都比别人晚了好几年;青年时读书求学,一路磕磕绊绊;成家立业后,时代的浪一波接一波,推着他改行、转道、重来。但他说的时候眼睛很亮,好像那些苦,早已在岁月里沉淀成了柔光。他说:“世界不会为了你变得安静,但你可以让自己安静。”
这句话,就像一盏小灯。我们在生活里遇到的风浪,其实大多早有迹象——关系的疏远、工作的失利、健康的松动,哪一样不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是当时,我们都在忙着过日子,没顾得上看它的来头。直到那一天它拍到面前,才惊呼“怎么会这样”。
可事事有因,事发有兆。你追溯得越早,就越能在它酝酿成风暴前,收紧船帆。老人说,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风景在变,人也在变,唯一能做的,是不被动地等风,而是学着调帆。
承认世界会变,是第一步。接受它会变,是第二步。主动去适应、去改变自己,是第三步。那不是妥协,而是一种“迂回取胜”的智慧。像水一样,遇到石头,不是硬碰硬,而是绕过去,日子便能往下流。
这些年我渐渐懂得,每一次遇人遇事,都是生活给的功课。有的功课很轻松,只需笑一笑就过了;有的功课很沉重,要咬着牙才能翻过去。你逃一课,它就会换个模样再来找你,直到你学会为止。老人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不断修课的长卷。他生下来少了别人的健康牌,却多了比常人更锐利的眼睛和更长的耐性。他用一辈子证明——不完整的人,也能活得丰盈。
很多人困在苦里,是因为忘了自己自带能量。你越是躺下不动,这股能量就越被耗掉。有人说“混日子也挺好”,可混着混着,心里就空了,手里也没了东西。成就感,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做出来的。哪怕只是今天比昨天多学了一页书,多走了几步路,那也是往前的力。
老人常说,人生是为自己活的。命运给你什么,就用好它。哪怕是一副烂牌,也要打出属于你的局。人不可能所有愿望都实现,总会有够不着的云,做不到的梦。抓不住,就放手;做不了,就换一个方向。能接受自己的不圆满,就已经赢了一半。
他年轻时读书,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看懂世界。他说,书读得多了,就会分得清什么是暂时的风浪,什么是长久的潮流。看懂了,就不会被一阵风吹得东倒西歪。这种判断世界的能力,比任何一纸学位都更长久。
到了年纪,他回头看自己的一生,说:“你今天的样子,是自己造成的。”父母给了你起点,往哪走,是你自己选的路。别人可以帮你一时,但走远的脚步,终究要靠自己。
世界的喧闹和风浪不会停下,你唯一能做的,是在心里种下一块安静的地,让它不随风动。别想着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把力气放在自己能做的上面,日子就会慢慢变得有方向。
许多人问,怎么才能不怕生活的苦?老人笑笑,说:“往里走,安顿自己。”往里走,是找回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安顿自己,是在乱世里为自己留一个稳固的根。外面的事变来变去,根深了,枝叶才不至于被吹折。
人啊,走得越久,越明白一个道理:你对了,你的世界才会对。向外走,是为了看世界;往里走,是为了看清自己。两条路,缺哪一条都不行。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许倬云谈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书中收录了许倬云对历史、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洞察,适合在迷茫与困境中寻找方向的人细细品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