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位的狠人,都有渣男的框架感
2025-08-10
世上最怕心乱,心乱就什么都乱了。
在山中修行多年,我见过两种人:一种人遇事就慌,慌了便到处乱抓,今天听这个人的建议,明天改成那个人的主意,像水上的浮萍;另一种人,脚下像扎了根,风再大,雨再急,他都按自己的节奏走,不急不躁,不轻易改道。久而久之,那第一种人身边的麻烦越来越多,第二种人反而轻松从容。师父常说,这是因为后者有“框架感”。那时我不懂,只觉得这是个稀奇的词,后来走入市井,才慢慢体会,这框架感就是一个人的处世定力,是他面对变化时的操作系统。一个人若有框架,像船有了龙骨,再大的浪也翻不掉;若无框架,像破草鞋在水里打转,谁来推一下,就顺着走了。
我在俗世中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人嘴上不说大道理,却能在人情场、职场里游刃有余,他们不急着取悦谁,不轻易被情绪裹挟,反而让别人忍不住想靠近、想依赖。甚至有些被称作“渣”的人,也正是因为框架感太稳,才让别人觉得他们身上有种危险的魅力。换个角度看,这未必全是坏事——若能把这种框架感用在正道,足以护己安人。
我认识过一个生意上的朋友,他的框架感就很强。别人说的话,他从不全盘接收,总会先放在自己的系统里过一遍,再决定要不要执行。遇到客户临时加条件,他不急着答应,先衡量自己的底线;遇到合作方临时变卦,他也不急着翻脸,而是按既定的处理规则一步步来。他常说:“不是不听人劝,而是我有一套自己的‘先后手’。”这让我想到一些情场上的“老手”,他们虽然名声不佳,但在应对人心变化时,确实有一套稳定的逻辑。比如他们面对热情,不急着扑上去;面对要求,不轻易许诺;面对牵扯,不贸然承担。他们不是无情,而是懂得不让自己被别人的节奏带跑。这和修行里的“不取于相”有相通之处——不被外物牵着走,不被外境扰乱心。
我起初觉得这样的人有些冷漠,但观察久了才发现,这冷漠背后是一种对自己原则的坚定。就像在山里挑水,你知道自己要挑到哪口井,挑多重的担子,走哪条路,中途有人喊你去看风景、尝野果,你都不会放下水桶去凑热闹,因为你知道一旦偏离,水就挑不回来了。这种“原则”,在感情里可能显得凉薄,在事业里却能救命。没有原则的人,很容易变成“好说话”的代名词,最后是所有人的活都落到你头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你面前。
然而,框架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规矩,它需要像修行一样,不断观照、不断调整。我曾在寺里修行时,负责打理菜园。初来乍到,我按照前任留下的规矩,每天定时浇水、除草,可一年后发现,有些菜总是长不好。后来我才明白,不是规矩不好,而是天气、土质变了,老规矩已经不合时宜。于是我一边保留原本的原则,一边根据新的情况调整浇水时间、施肥方法,慢慢地,菜园又恢复了生机。这和世间的框架是一样的——逻辑可以固定,原则可以坚守,但方法要与时俱进。那些真正高段位的人,不是固执地守着旧法,而是在保持骨架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更新细节。
我见过一些有框架感的人,他们会定期反思: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错了,哪些规则需要改一改。他们像匠人修器,旧的地方打磨得更光滑,新的地方雕刻出更合手的形状。这样的人,即便外境风云变幻,也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他们不会因为流行而丢了自我,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就改了方向。久而久之,他们的身上就有了一种稳定的气场,让人觉得可靠而安全。
真正的顿悟是在某一天,我遇到一个陷入困境的年轻人。他在感情和工作上同时受挫,整日焦躁,东问西听,谁的话都信一点,结果越走越乱。我问他:“你做这些事,是按自己的意思,还是按别人的意思?”他愣了半天,低声说:“好像一直是在按别人的意思。”我笑了:“那你就像一台没有系统的电脑,谁来都能装个程序,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听后沉默良久。我告诉他,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声音,你无法让所有声音闭嘴,但你可以决定用什么框架去过滤。这个框架,就是你的逻辑、你的原则、你的更新方式。逻辑,让你遇事有条理;原则,让你遇变不失守;更新,让你不被时代抛下。当你有了这样的框架感,外界的风浪只能在你的岸边拍打,却冲不垮你的根基。
那年轻人后来常来找我聊天,他开始学着整理自己的经验,写下自己不愿妥协的底线,也列出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他说,这过程像修行,每一次回顾,都是一次内心的清理。渐渐地,他的步伐稳了,眼神也有了光。我知道,他的框架正在成形。
回头看,框架感其实不是让你变冷漠,而是让你有能力在纷扰中守住自己。它像修行里的戒律,看似限制了你,实则保护了你,让你在世间行走时不至于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有了框架,你才不会为每一个人的喜怒而忙碌,不会为每一件小事而焦灼,也不会因为一时的甜言蜜语而迷失方向。你可以温柔,但不是没有边界;你可以善良,但不是没有立场;你可以开放,但不是没有选择。有了这样的内在系统,你才会在生命的每一次浪潮中,稳稳地站在船上,而不是被抛入水中。
所以,不必排斥“框架感”这个词,不必觉得它冷酷或算计。修行不是远离人世,而是在人世中修炼一颗不乱的心。逻辑清晰,让你看清路;原则坚定,让你走得直;持续更新,让你走得远。这三者,就是你的龙骨、你的水桶、你的菜园。它们不喧闹,却能在暗中托举你一生的安稳。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少有人走的路》,[美] M·斯科特·派克著,吉林文史出版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