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董宇辉:你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把人生活反了
2025-08-11

很多人迷茫,是因为走路只看脚下。

人到一定年纪,总会有一阵阵的不安袭来。早晨睁开眼,想着今天要完成的事;晚上躺下时,脑子里却翻滚着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以后要怎么生活,这条路会不会走错,我会不会浪费掉自己的人生。越想,越像在雾里摸索,脚步慢下来,甚至停在原地不动。我们习惯了从现在往前看,试着预测未来,却忘了换个方向——从未来往回看。就像董宇辉说的,假设五年后的你回望今天,会希望自己此刻怎么选择。倒着活,把终点放在心上,再走眼前的每一步,很多问题自然会清晰。

可是,大多数人的迷茫,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终点的画面,更是因为渴望把一切都掌控在手中。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就像岸见一郎说的,那是一种对“确定性”的执念。你想等准备好了再出发,可是永远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那一天。你想等条件完美再行动,可是现实永远不配合你。于是,我们在等待中浪费了时间,在犹豫中错过了机会。人越是想要控制未来,就越容易被未来的不可预测吓住,陷入原地打转的焦虑。生活的智慧,其实是先走起来,让路在脚下延伸,而不是在脑海里铺设一条完美的道路。

换个角度思考,当我们从终点回望,就会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你想十年后健康安稳,那现在就要养成运动和储蓄的习惯;你想在某个领域有成就,那今天就要开始学习和积累;你想成为某种人,那现在就要活出那个样子。董宇辉当年面对两份工作,问父亲的建议,得到的不是行业选择的分析,而是一句“能帮你创造价值的工作才值得做”。这句话让他明确了自己想成为能影响别人的人,于是进入教育行业,后来才有了今天的自己。周岭也是如此,他用“如果生命只剩一年”的假设,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立刻行动起来,几年后收获了事业和作品。站在未来的高处看今天,不是预测命运,而是提醒自己:做选择时,要对得起未来的自己。

但光想清楚还不够,真正让你走出迷茫的,是行动。美国保险推销员克里蒙斯通常说:“先做起来,做了才可能有收获,不做什么都没有。”这个道理听起来简单,却是很多人迈不过去的坎。害怕失败、害怕走错路,让人停下脚步,可其实很多时候,路是在走的过程中变清楚的。你不一定要一开始就有宏大的计划,可以从一件小事做起:学一门技能、培养一个爱好、改善一个习惯。这些具体的行动,会在日子里累积出新的方向。董宇辉自己就曾在口语不好的困境里,因为一次被迫做外宾导游的机会,不得不拼命练习,结果发现行动本身就是消解焦虑的良药。从那以后,他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都是“先做完再说”,而不是“等想明白了再做”。

人生像一条流动的河,你站在岸边思考再久,水流也不会停下。倒着活是让你知道自己要往哪去,而行动则是让你真正踏上河面的小舟。哪怕一开始只是顺着水走,也比一直站着更接近彼岸。杨振宁九十多岁,还在为“未来二十年”做计划,这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一种终局思维——用未来的目光规划当下的生活。你可以学他那样,给自己设一个终点,然后从那里反推今天的选择。即便你做不到完全按照计划走,方向感也会让你不至于在原地打转。

所以,当你感到迷茫,不必急着找到所有答案。先问问未来的自己:你希望今天的我怎么做?然后,去做那件事。不要怕走弯路,因为弯路也是路;不要怕开始太晚,因为不开始才是最大的耽搁。三万天的生命,不该浪费在犹豫里。未来的风景,需要今天的脚步去抵达。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终局思维:用逆向思考提前看清未来》(布莱恩·大卫·约翰逊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