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北大校花“塌房”:退出娱乐圈,回老家卖臭豆腐
2025-08-11

有些路走到一半,才发现风景变了。

在这个人人都爱看“高光故事”的时代,我们总习惯用一条直线去想象别人的人生——最好是一路向上,没有波折,最好是考上名校、进大公司、成行业精英。可生活从不按教科书出题,它常常在你意气风发的时候拐个弯,把你带到完全没想过的地方。彭高唱,这个曾被称为“北大校花”的姑娘,曾经的履历亮得让人睁不开眼,从小一路保送、成绩优异、才艺满分、舞台感十足,连主持金色大厅这样的人生剧本,她都提前体验。按多数人的想象,这样的人只会站在越来越高的位置,不断收获掌声。然而,她却在大公司干了几年后,毅然裸辞闯入演艺圈,七年北漂换来的,不是大红大紫,而是悄无声息。再后来,她回了长沙,和丈夫开了一家卖臭豆腐的小店。外界质疑声一片,有人惋惜她“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有人甚至带着轻蔑。但若放下成见细看,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丰盈人生。

彭高唱的前半段人生,像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路面平整,视野开阔。她几乎没体验过考试的焦虑,也没在竞争中尝过失意的苦涩。小升初免试直升,优中选优进了长沙名校;高中凭成绩直接进本校的高中部;大学更是保送北大,双学位、全额奖学金交换生的经历,让她在人群中发着光。她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学霸,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性格开朗大方,社交自如。她17岁站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主持开幕音乐会,高考后在综艺节目中被夸“打破美貌与智慧不能并存的神话”。进入北大后,她依然被光环环绕,甚至轻松拿下“北大校花”称号。按理说,这样的起点,接下来的人生会是步步生花。她本想进入外交系统,可那年名额缺席,于是选择了奥美广告这样的名企,成为全国10位应届生之一。那时候,她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像以往一样,顺利走到想去的地方。

然而,从广告行业转战演艺圈的那一步,仿佛让她走出了高速公路,进入了一片陌生丛林。在广告行业,她第一次发现,努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创意方案可以靠熬夜完成,但与客户周旋、在饭局上斟酌言辞、为了项目夸下海口,这些让她觉得自己与理想背离。于是,当戏剧社导师鼓励她试镜《浪漫满屋》时,她干脆辞职,想换个舞台施展自己。但演艺圈不是公平竞技场,它需要的不只是才华,还有资源、运气和适应规则的能力。第一次试镜,她就从女主梦落到配角,影片还未能上映。之后的几年,她接到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网剧,跑组、上培训班、提高演技,但始终等不到关键机会。冯小刚夸她钢琴弹得好,却没给她角色;综艺曝光也没带来角色邀约。三年之约延长到七年,年过三十,她最知名的角色是《女心理师》里的李薇,漂亮、得体,却不足以扭转局势。她把北京称作“渣男”,自己最好的年华都给了它,却始终没能留下安稳的位置。

在一次次的落空与消耗中,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或许该为生活找一个更稳固的支点。结婚、生子让她的视角进一步变化。丈夫是非著名模特,事业并不顺利,婚礼简单,彩礼象征性地要了80元。这样的结合在外界看来似乎寒酸,但她父亲开明豁达,女儿高兴便好。为了生活,他们试过短视频、直播带货,都未成气候。直到一次回台湾老家,他们吃到一种特别的深坑臭豆腐,便萌生了在长沙开店的想法。店名叫“食八咖”,自嘲自己混迹多年仍是十八线,也保留着做大咖的心愿。卖臭豆腐的决定再度引来嘲笑,可她已经学会了笑着接下这些声音。在长沙,她有了陪伴父母的日子,有了烟火气的安稳,有了能看见季节变化的慢时光。相比北漂的漂泊与焦虑,她更清楚自己图的是什么。

顿悟并不是某个激昂的瞬间,而是长时间和自己相处后,一种深沉的安定感。彭高唱的选择,表面看是从高处跌落,实则是从他人眼中的轨道,走向自己心里的旷野。在社会的刻板印象里,北大毕业生应该是精英,应该进名企、赚大钱、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可人生不必只有一种定义,高光并非只能在舞台和镁光灯下才算数。对她来说,能在自己的节奏里生活,不为虚名奔波,不被外界的期待绑架,便是一种自由。那是从“我要证明什么”到“我愿意怎么过”的转变。世俗的声音总会问,“你堂堂北大毕业,怎么沦落到卖臭豆腐?”可她可以平静地回答,“我是北大毕业的,但我不需要用这个证明我的价值。”这是她在七年起伏后换来的豁达。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或许就能理解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人生不是一条轨道,而是一片旷野。轨道有终点,旷野没有。旷野里你可以走直路,也可以绕弯路,可以折返,也可以停下看一朵花。重要的不是别人觉得你走到哪,而是你在路上有没有风在耳边吹、有没有阳光落在肩上。评价别人的时候,不要只看眼前的截面,把视角放长,看到她曾走过的高处,也看到她愿意停下的地方。这样,你才不会轻易说出“好牌打烂”这种话,因为人生的牌局,本就不止一盘。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少有人走的路》作者:M·斯科特·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