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遇到烂人烂事,这是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
2025-08-11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
有些人说话像撒盐,生生地往你心口上撒;有些事像泥潭,你若一步不慎,就会陷进去,越挣扎越深。小时候我们总觉得,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回击”,让对方知道你的厉害。可慢慢地才发现,回击是一种消耗,耗的是心血、时间、精神,有时还不见得有结果。于是我们开始学着绕开,学着放过自己,也放过对方。这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更高的处理方式——不让烂人烂事占据自己的心田,把时间留给更值得的事,把精力给更重要的人。可这样的道理,真要走进心里,需要很多次的碰撞和体悟,像石子在河里被水磨圆,才能顺流而下。

记得曾经,我也像故事里的粥左罗那样,坐在某个咖啡馆,专心地做着紧急的工作。突然,一个人闯进来,说我坐太久,影响了他们的生意。我心头一热,本能想解释、反驳,甚至想搬出道理让他知趣。但我压下了火气,直接给他一笔远高于消费的费用,让他不再多说。我继续工作,他转而尴尬地示好。我心里并不觉得自己输了,反而觉得这是最划算的做法——我没有浪费时间,没有陷入拉扯,事情干脆了结。这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冲突,其实就像地上的一滩水,如果你急着跑过去,它只会溅湿裤脚;不如绕开,哪怕多走几步,也干爽如初。这一步绕开,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主动选择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路径。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烂人烂事都要躲开。生活里的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偶然的,比如路上遇到加塞的车、旅游遇到坑人的商家,这些事就像天上飘来的浮云,你赶紧走开,它很快就散了。另一种是反复出现的,比如你常去的工作环境、邻里之间的长期相处,这些就像院子里的杂草,你若一次次忍让,它会越长越密,直到占满整个院子。这种情况,忍让不是智慧,而是给对方递刀。就像古人说的,“姑息养奸”,你的退让,成了别人肆无忌惮的理由。所以真正的高明,是分清哪种情况该绕,哪种情况该立刻制止,用行动告诉对方,你不是可以随便侵犯的。

我曾经在一个团队里,有个同事总是推卸责任,把自己的工作丢给别人做。起初我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帮他收拾了几次烂摊子,可没过多久,他就变本加厉,不仅自己不干,还会把不相关的错推到我身上。那一刻我明白,原来不制止就是在纵容。于是我在一次会议上,直接把事实说清楚,当场拒绝替他收拾残局。那之后,他收敛了许多。这和咖啡馆的事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前者是偶发事件,后者是连锁反应。偶发事件可以绕,连锁反应必须断。

顿悟的那一刻,其实很静。你会发现,人这一生遇到的所有烂人烂事,其实都是一面镜子,照出你内心的软弱或坚硬。选择绕开的,并不是因为怯懦,而是因为你已经明白,那些纠缠不会带来任何成长,只会让你的人生停在无意义的原地。选择直面的,也不是因为冲动,而是因为你清楚,这一步不站稳,下一步就会被推着后退。世事如棋,有时落子无声,却已经决定了局势的走向。你要做的,是不被情绪牵着走,而是让理性带着你选路。因为烂人和烂事从来不会绝迹,它们只是换了面孔和场景重新出现。真正的修行,是在一次次出现的时候,都能用最省力、最高效的方式让自己安然向前。

慢慢地,你会明白,高水平的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四个字:守住自己。守住时间,不让它被无谓的争执吞掉;守住精力,不让它被消耗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守住情绪,不因他人的无礼而乱了自己的步伐;守住立场,在必要的时候坚定回应。这个“守”,不是固执地死守,而是像掌心托水,松了会漏,紧了会溢,恰到好处才是智慧。生活里,面对偶发的烂人烂事,学会绕过去,就像行船避开暗礁,保全了船和方向;面对反复出现的烂人烂事,学会当机立断,就像修堤堵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两者之间的分寸感,就是人生的功夫。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不生气的智慧》,星云大师著,收录多篇关于如何在生活纷扰中保持内心清明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