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人民日报:真正会休息的人,是这样度过假期的
2025-08-11

会休息的人,才走得更远。

假期总是被人期待,但真正能让身心松下来的,并不多。有的人放假比上班还累,行程排满、社交不断、刷手机到深夜,等假期一过,整个人反而更加疲惫。休息,不是单纯的停下脚步,而是让心和身重新对上频率。正如有人说,弦若总是绷紧,必然断裂;水若不知停歇,终会枯竭。真正的休息,不只是为下一段路蓄力,更是在告诉自己:我依然有权选择生活的节奏。我见过朋友假期躺在家里两天后抱怨浪费时间,也见过有人在假期去徒步、煮一桌菜、看几本书,假期过后整个人的眼神都亮了。差别不在时间,而在心意。一个会休息的人,不是被动停下,而是主动选择如何停下。

我们常把生活过成一条单调的轨道,朝着某个目标一味加速。工作里的我们,总是忙着处理文件、赶进度、应付客户,生活里的我们,也忙着照顾家人、应对琐事,仿佛每天都有人在催促。长此以往,不仅身疲惫,心也会僵硬。假期是打破节奏的契机,它像给生活开一扇窗,让风吹进来,让光洒进来。但问题是,我们习惯了“忙”的惯性,到了假期,也不懂怎么慢下来。有的人假期走马观花式旅游,一天赶四五个景点,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有人抱着手机,刷视频、看八卦、玩游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结束时只剩空虚。这样的假期,换来的只是另一种消耗。休息若没有方向,就和奔波一样会耗尽精力。其实,读一本书去和作者对话,出一次远门去和大自然相遇,与朋友围坐聊天,与自己写日记对话,都是在重新与生活建立连接。只有当内心被滋养,身体才会真正松下来。

我曾在一次长假中选择独自去山里住两天。没有信号,没有网络,只有一本带去的旧书和院子里几棵老树。白天在小径散步,看阳光一点点穿过树叶,夜里听风声和虫鸣。第一天还有点不习惯,总觉得“是不是该做点什么”,第二天整个人就慢慢安静下来,呼吸变深,眼睛也更容易看到细微的美。那时我才体会到,休息不是把所有时间都填满,而是留白,让心灵有空隙呼吸。书里讲到,生活需要节奏,张弛有度才有力量。一个会休息的人,懂得抽离喧嚣,把时间用在滋养自己的事情上。哪怕是煮一顿热饭、练一次乐器、走一段山路,都能让自己与自己重新遇见。外面的世界或许依旧喧闹,但你内心的那片湖水,已经重新澄明。那一刻我才明白,假期最好的意义,不在于去哪儿,而在于回来时,你更像你自己了。

假期结束后,我们终究要回到日常的奔波。但一个会休息的人,会把假期的“慢”带回平日,把读书、运动、与人交心、与自然相处这些方式融入生活。这样,即使没有长假,生活也能有呼吸的节奏。休息,不是奢侈,而是必需;懂得休息,不是偷懒,而是智慧。人生像一场长跑,不会休息的人,很快就会在半途耗尽力气;会休息的人,哪怕路更长,也能跑得轻盈而稳。与其盯着终点一路狂奔,不如学着在途中停一停,看花开,听风声,让自己在路上也能欢喜。你会发现,走得慢一点,并不会错过太多,反而会收获更多。真正的休息,是让身体松一松,让灵魂笑一笑。学会这样休息的人,才有力量一直走下去。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人性的优点》,戴尔·卡耐基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ISBN: 978780702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