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领袖一定要胸怀全局,没有去过世界,只能胸怀“乒乓球”。
2025-08-12
眼界的大小,决定了领袖能装下多大的世界。
领袖不是靠头衔堆出来的,而是靠格局和眼界撑起来的。格局宽的人,哪怕身处偏僻之地,也能想到世界的风云变化;格局窄的人,就算坐在高位,也可能只看到眼前一张桌子、一颗乒乓球的来回。胸怀全局,不只是地图上的视野,更是心里的辽阔。你若没有走出过熟悉的圈子,没有去感受过不同的文化、制度、价值观,你就很难跳出本能的局限。那时候,你看到的“世界”,或许只有眼前那张小小的球台,忙得热火朝天,却不知外面的海浪已经涨到脚边。
修行者明白,眼界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走出来、看出来、感出来的。你必须离开熟悉的安全区,去接触那些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做事方式,甚至不一样的痛苦与困境。这样的经历,会让你在面对局部得失时,心中多一份平衡,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就慌了手脚,也不会因为一时顺利就以为天下太平。真正的全局观,是能在浪头上看见潮汐,在山脚下想到峰顶。
我曾遇到一位企业负责人,他年轻时只在本地做生意,生意做得还不错,但遇到竞争压力时,他的判断往往只停留在“怎么压低价格”或“怎么多送礼”。直到后来,他被派到海外开拓市场,才见到截然不同的商业生态——价格之外,还有品牌的积累、供应链的稳定、规则的谈判权。他回来后,不再单盯着短期的输赢,而是用更长的眼光布局供应、研发和人才培养。那几年,企业不仅度过了危机,还进入了新的行业赛道。他常说:“不出去看看,我永远只会想着打乒乓球的战术。”
顿悟往往在你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可能”时到来。人常被熟悉的经验困住,认为自己看见的就是全部。然而,当你站在另一片土地,看着人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你以为无解的问题,那一刻你会感到震动。你会发现,全局观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你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现实。这种冲击,会逼着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方式,也会让你在处理事务时多一层深度——你不再只考虑眼前的球怎么打,而是会去想整场比赛的走势。
胸怀全局还意味着,能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时,做出取舍。很多人败就败在此处:看得见眼前的小利,却看不见长远的大局。全局观让你懂得,有时要放下当下的得失,去换取未来的稳定;有时要承受短期的误解,去保全整体的方向。这是修行中的“大舍大得”——你舍弃的,是一局;你得到的,是全盘。
当你真正拥有全局观时,你的眼睛会变得更平和,你的心会变得更沉稳。你会少一些无谓的急躁,多一些冷静的观察;少一些拘泥于局部的执念,多一些对长远的筹谋。这种境界,不会让你忽略细节,而是让你在细节中始终记得自己是在走向更大的目标。那时,你不再是“乒乓球桌上的高手”,而是能指挥全场的领袖。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中文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景式展现了世界历史脉络与文明互动,对于培养领袖的全局观与国际视野极具启发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