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工程领域要精益求精,这不叫内卷,内卷是发生在不该精益求精的地方。
2025-08-12

凡事做到最好是修行,乱用力气才是浪费生命。

在山间静坐的日子里,我常想到“精益求精”与“内卷”的差别。二者在外形上有时很像,都有人拼尽全力去追求某种极致;但在本质上,一个是向上的螺旋,一个是原地打转的圈。工程领域的精益求精,像是打井取水,从浅口一尺尺向下,直到清泉涌出,不仅解渴,还滋养四方;而内卷则像是在干涸的地面反复刨土,挖得再深也没有水,徒耗了力气,尘土却呛得自己和别人难受。修行中讲“用对力”,在工程里便是要在该精益求精的地方咬住不放,不该耗费的地方就不必纠缠。

我曾见过造桥的师傅,图纸一遍遍修订,钢筋一根根验收,哪怕桥墩的螺栓孔差了半毫米,他也会返工。外人笑他“较真”,可几十年后洪水冲来,别的桥断了,他造的那座依旧稳如山。这是精益求精,因为每一次改进都有意义,直接关乎安全与生命。而内卷不同,它多半出现在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上,比如把本就够用的标志牌换来换去,只为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或者让文档改上百遍,不是为了质量,而是怕别人觉得自己没干活。内卷是在消耗人心,精益求精是在积累长久的价值。

承转之间,我想起工匠与匠人的区别。工匠做活,是按章操作,求得合格;匠人做活,是不断琢磨,哪怕已达标,还要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种精神,放在工程领域,就是精益求精的魂魄。但如果这种劲头用错了方向,比如拿一周时间去反复调整办公室的桌椅角度,却忽略了设备的核心性能,那就成了内卷。修行者观心,最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努力的方向偏了。

顿悟常在一瞬。我曾与一位老工程师喝茶,他慢悠悠地说:“修桥要像养树,枝叶错了方向,早剪早好;树根未稳,别去管叶子怎么舒展。”这话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精益求精是扎根——在真正需要稳固的地方深挖,把基础做到极致;而内卷是修枝——在枝叶上反复修饰,哪怕形状漂亮,根也未必能供得上水。工程讲究系统,任何局部的优化都必须服从整体的稳健,这也是它区别于内卷的最大标志。

明理之后,我知道,这不仅是工程的智慧,也是人生与事业的修行方法。做人做事,要学会分辨哪里该倾尽全力、哪里该放手。该精益求精的,是那些关乎安全、长远、核心价值的部分,不怕慢、不怕难,要像打井一样,一锹一锹往深里挖;该放下的,是那些对结果无关紧要、只是为了面子和虚荣的耗费,不必和人攀高下,不必陷在表面热闹里。真正的修行,是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全部投注在真正值得的地方,让每一分努力都生出意义,而不是化成尘土随风散去。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精益思想:消除浪费,创造财富》(Lean Thinking),詹姆斯·沃麦克、丹尼尔·琼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精益原则在生产与工程中实现持续改进,避免无效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