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聚焦核心,放开周边,使现有质量生存。
2025-08-12

手里的火要先烧旺,才能点亮四周的灯。

修行的路上,我常看见有人一手抓十样事,结果每一样都没握紧;也有人只紧紧抱住一件事,却因周边的枝节干扰,终究被拖得气喘吁吁。世事如水,方向不定,但生存有其规律:先保住核心的火,再放开周边的枝叶,这样既能保住温度,也能腾出手来布置长远。所谓“聚焦核心,放开周边,使现有质量生存”,其实不只是企业的生存策略,更是做人、做事、修心的智慧。

我们身处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挑战越来越多。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源有限、精力有限的现实。若在危局中,试图面面俱到,最终只会被拖入泥潭。一个人若试图同时捡起所有落地的棋子,棋盘上的局就会彻底崩溃;一个企业若在最艰难的关头还想着四面出击,不仅核心产品会失守,团队的士气也会被耗尽。修行里有一句话:“守一而万事成”,这“守一”就是聚焦,就是将心力汇聚在真正能托住根基的地方。

然而,“聚焦”并非死守一隅、闭门造车。它是一种取舍的艺术:抓住最能代表你生命价值、事业价值的核心,不被外物牵着鼻子走。放开周边,并不是弃之不顾,而是承认此刻它们不是生存的关键,不值得耗费核心的能量。就像古人行军,遇到补给不足时,会收缩防线,把精锐和粮草集中在最坚固的城池,等到力量积蓄足够,再向外推进。这样的策略看似保守,却是长久之道。

我曾在山中遇到一位耄耋老者,独居小屋,只种三种蔬菜。有人笑他单调,他却说:“三种菜我能照顾得好,年年都能收成;多了,我就顾不来,反而荒了田。”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因为它不仅是农人的经验,也是组织管理、个人修行的真理。核心守住了,生命的质量才能稳定存在;若试图在风雨之中开垦更多地,只会让根系曝露在寒风中,连原本的收成都保不住。

顿悟常常是在痛过之后才来。许多企业在风口时四处开疆拓土,看似辉煌,实则消耗了核心的专注力。一旦外部环境骤变,原本广铺的版图就会像退潮的沙滩一样,露出散乱而脆弱的底部。修行亦是如此,心念若散在太多欲望与执着之上,就很难在一处扎根。外界的诱惑和变化,像是不断袭来的风浪,如果你站的船太大、太笨重,却没有把力量集中在稳住船身的关键位置,终会被浪吞没。

聚焦与放开的平衡,不只是生存的权宜之计,更是一种面对不确定性的主动选择。放开周边,并非不管,而是给它们留有呼吸的空间,让它们在核心之外自然生长或衰落,不去过度干预。这样一来,既保留了未来可能的延展机会,又不会因分心而削弱核心的竞争力。就像修行中,先把心安住在呼吸上,周边的妄念自然会淡下去;等根基稳固,才有余裕去观照更广阔的境界。

明理之后,我愈发确信,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企业困局、战略调整,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资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学会看清什么是支撑生命质量的核心——也许是健康,也许是家庭,也许是你的专业能力或独特价值——然后将主要的时间与力气投注其中。周边的兴趣、交际、机会,若与核心无直接关联,就让它们暂时顺其自然,不去刻意占有。这样才能保住生命的火种,不至于被琐碎耗尽。

聚焦核心,是为了让火不灭;放开周边,是为了让风可借;二者结合,才是面对风浪时既稳且活的智慧。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关键少数:如何聚焦核心、化繁为简》(Richard Koch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帕累托原理,深入探讨了如何识别和守住关键领域,从而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长期竞争力与高质量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