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一招鲜”只适合小公司,是短时间的胜利,大公司应该在架构上实现全面领先的胜利。
2025-08-12
有的招数能赢一阵子,但想赢长远靠的不是一招鲜。
江湖上,单凭一把剑、一招式,也能闯出名堂。但那是少年意气的快意江湖,不是经年累月的沉稳大业。小公司用“一招鲜”,就像小船借风破浪,只需找到一阵合适的风,就能抵达近岸的胜利;大公司若还抱着“一招鲜”的心态,则像巨轮只依赖单帆,风向一变,就可能失速甚至倾覆。规模越大,面对的海域越广,风浪越多,想长久航行,就必须在架构上全面领先,让每一根桅杆、每一张风帆、每一处船身,都能稳固支撑全局的前行。
修行之路里,我常见到类似的误区。初入道者有时会因一时的机缘与法门而欢喜,以为得了全诀,从此便能一通百通。但时日一长,他们的法力停滞,因为那“一法”是针对特定境遇的应对,不是涵盖天地的道理。公司亦如是,靠一条产品线、一种模式、一类市场切入口起家无可厚非,但当体量扩张,面对的不是单一敌手,而是多方夹击与瞬息变化的环境。这时,靠一处优势去覆盖全部战线,既不现实,也不安全。
大公司真正的胜利,是全域的系统胜利。它像一座山,不仅有高峰,还有环绕的山脉、纵横的溪谷、厚实的基岩。峰是品牌与核心竞争力,山脉是协同的业务体系,溪谷是信息与资源的流通,基岩是组织的文化与架构。若只盯着峰的高度而忽略山脉和基岩,风雨一来,山体松动,高峰再高也会塌落。小公司的“一招鲜”是猎豹出击,快、准、狠;大公司的全面领先,是雄狮统领群山,守得住疆域,扩得出版图。
顿悟往往发生在危机中。许多大企业在起步阶段凭借单一优势迅速崛起,但随着市场格局变换,优势被模仿或被替代,整个企业便陷入失速。若在高峰期没有构建全局的架构优势,就像修行者只练一招剑法,却不修内功,等到体力衰减,再精妙的招式也用不出来。全面领先不是铺摊子,而是把不同板块通过制度、流程、人才、技术的内在连接打通,让公司像一台协调运转的精密机器——任何一个部件掉链子,都有备用系统接力,任何一个机会来临,都有相应的引擎发力。
这种领先是内外兼修的。对外,产品、服务、渠道、品牌相辅相成,形成多重壁垒,让对手无法从单点突破;对内,文化、管理、激励、信息流像经络一样畅通,使得企业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有自愈与重构的能力。这种架构优势就像修行者的内家功,不论面对剑、枪、棍、掌,体内真气一运转,四肢百骸都能应对。
明理之后便知,一招鲜可以是出发点,但绝不能是归宿。小公司用它突破,像种子破土而出;大公司必须在枝叶、根系、土壤、气候上都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才能在风霜雨雪中依然挺立。对于个人来说,这道理同样适用:你可以凭一技成名,但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得在认知、能力、心力上全面发展,让自己成为一座稳固的“高峰之山”,而非一块孤零零的礁石。
一招可以赢一时,全面才能赢一世;小胜可凭巧,长胜须靠全。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战略的本质:从一招制敌到全面领先》——劳伦斯·弗里德曼(Lawrence Freedman)著,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结合历史、商业与军事案例,深入分析了从短期战术到长期战略架构的演变逻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