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如果靠节约能节约出一个华为来,那何必要冲锋呢?
2025-08-12
有些路,省着走能到村口,却永远到不了山巅。
节约是细水长流的智慧,冲锋是破浪前行的气魄。二者并不矛盾,但方向与终点却大不相同。若真能靠省吃俭用、省下的点滴,拼凑出一个庞大如华为的格局,那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公司都该靠勒紧裤腰带成就辉煌。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节约能让企业延缓消亡,却很难让企业突破边界;它能保住手里的一口粮,却无法换来跨越大漠的骆驼。没有冲锋,就不会有新高地;没有冒险,就不会有新大陆。
我见过许多企业,预算一层层卡,花一分钱都要签无数批条,会议室的茶水按杯数发,出差车票必须选最低档。节约的旗号一旦成为唯一信仰,组织的气息便开始收缩,像寒冬中缩起身子的老人,护得住体温,却不再有冲出去打猎的力气。反之,那些敢冲锋的企业,在资源有限时,依旧会把钱用在试探新市场、试制新产品、投入新技术上。他们明白,真正的增长,不是靠节约攒出来的,而是靠突破打出来的。
节约当然有意义。它是纪律,是秩序,是防止浪费与浮夸的防线。没有节约的冲锋,往往会变成耗尽粮草的鲁莽;但没有冲锋的节约,只会变成慢慢等死的守城。两者如阴阳互补,缺一不可。可惜许多人一味沉溺于节约的安全感,却忘了企业的生命力来自于不断开疆拓土。长时间的保守,会让人以为自己很稳,其实是在慢性地失去竞争力。
顿悟的时刻,往往是在看到别人冲锋成功的那一刹那。曾有一家制造企业,多年来依靠严格成本控制勉强维持盈利,内部人人以节约为荣。然而某一年,一家年轻的同行投入巨资研发新产品,在短短两年内占领市场,原本固守的客户群像潮水一样流失。那一刻,这家老牌公司才惊觉,自己多年积累的现金不过是一池死水,而对方的冲锋却引来活泉。冲锋让对手从无到有,节约却没能让自己从有到强。
我想,冲锋的意义,不仅在于市场上的胜败,更在于它能激活组织的血性和创造力。冲锋让人看见可能,节约只让人看见限制。前者像春天的种子,虽有风雨,却生机勃勃;后者像冬天的粮仓,虽能度日,却见不到绿意。一个团队若长期只会节约而不敢冲锋,人才的斗志会逐渐消磨,思维会被成本框死,文化会滑向内卷与保守。反之,当团队知道节约是为了有力的冲锋,节约本身也变得有了热血与方向。
明白了这一层,节约与冲锋的关系就像弓与箭。弓弦拉紧,是节约的克制与积蓄;松手而发,是冲锋的果敢与决绝。若只是拉紧而不发,弓弦会疲软,箭也永远射不出去;若只是一味放箭而不蓄力,也会弹尽粮绝。真正的智慧,是在节约中准备冲锋,在冲锋中感恩节约。企业如此,人生亦然。攒钱是为了投资,不是为了把钱放到生命的玻璃柜里观赏;蓄力是为了跃起,不是为了永远蹲在起跑线。只有懂得在适当的时刻放手一搏,才能见到属于自己的山巅风景。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美] 吉姆·柯林斯 著,中信出版社,ISBN: 9787508631638。本书以大量企业案例分析了为什么仅有谨慎与节约无法让企业跨越到卓越,必须在合适的节点大胆突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