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逆境下要继续加大战略投入,敢于使用“范弗里特弹药量”。
2025-08-12
有些仗,不是等风顺了再打,而是要在风雨中倾尽全力去赢。
在逆境里,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缩手。外面的压力像冬天的风,吹得人只想把衣领捂紧,把手藏在袖子里。但我在修行中明白,真正能扭转困局的,不是保守地等,而是敢于在寒风中点起火来。所谓“范弗里特弹药量”,出自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将领范弗里特以超常的火力压制敌军,形成巨大震慑,最终确保了战场主动权。它的背后,是在危局中反而加倍投入的决心。大多数人下意识会在逆境时节省弹药,而范弗里特却选择一次倾泻,这不仅是战术,更是一种心法:越是被压迫,越要主动创造势能。
我们在生活和事业中,常会遇到“弹药不足”的焦虑——资金紧张、环境恶劣、信心下滑。此时保守看似安全,其实是慢性消亡。修行讲“破釜沉舟”,庄子言“安时处顺”,但那并非消极等,而是要在顺与逆之间辨明机会的缝隙,集中力量一击。范弗里特的做法,像是用一次巨大的声响,把对手的心打垮,把自己人的士气打起。企业在逆境中加大战略投入,也是同样的逻辑——这是告诉团队:我们不怕,我们还能赢,我们愿意为这一仗押上全部的信念与行动。
然而,加大投入不是鲁莽地撒钱,而是带着清醒与精准的判断去用。修行人遇到风浪,不是闭眼硬闯,而是先察风向,再全力划桨。战略投入就是在认准了方向后,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关键节点,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历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曾轻敌,结果惨败;而汉高祖刘邦在垓下之战前,却集中全部精锐围困项羽,连夜加派兵力、物资,不给敌人翻身的余地。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投入的时机与精准。
顿悟往往发生在你意识到“等”本身就是一种消耗。逆境时,不是资源稀缺让你输,而是信心衰退让你先倒。就像登山,遇到冰壁时,你不可能在原地等冰化,而是要加倍用力、找好落脚点,一口气攀上去。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真意,不是炫耀火力,而是用压倒性的行动去斩断对手的可能性,用决绝的姿态扭转局势。企业如此,人生亦如此。我们常以为先要等环境改善再行动,其实正是反过来:只有行动才能逼来环境的改善。
当你看透这一点,你就会明白,逆境投入的背后,是一种信心的传递。对内,它稳住了队伍,让每个人知道还有后路、还有弹药、还有未来;对外,它让对手与环境感受到你的不可撼动。修行讲“心定则境安”,外在的火力投入,正是内心笃定的显化。当这种笃定被全体共享,逆境的天平就会开始倾斜。
所以,别在逆境中畏缩,把弹药压到最后一刻才用。要敢在最难时刻,全力投入,用一次超出常规的行动,打破那堵看不见的墙。钱会再赚回来,机会会再出现,但士气和信念若失,就难以回头。敢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人,赢的不只是眼前的战役,更是对自己和团队的长久掌控力。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亮剑》——都梁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虽为文学作品,却以李云龙的军事行动为线索,生动展现了在逆境中敢于集中全部资源、一击致胜的战略智慧,正契合“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精神内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