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500强总监失业转行送外卖:现在苟着,真的不丢人
2025-08-12

活着先要站稳脚跟,哪怕先低头走一段路。

世间的事,总是在光鲜与窘迫之间反复摇摆。那位曾经叱咤商场的500强市场总监,曾经在空调房里指点江山,如今却戴着二十块钱的头盔,顶着烈日奔波在送外卖的路上。人们看见的是身份的落差,却很少有人看到,他脚底那一圈圈被汗水浸透的鞋印,和早晨七点混在通勤人流里的急促呼吸。有人说,这样的转变是失败,是不体面,可他们忘了,在经济的浪潮里,谁都可能从船头被拍到船底,能抓住一块浮木苟延残喘,已是莫大的幸运。

我曾见过一头老驴,在烈日下拉磨,脖子被绳子磨破,却不曾挣脱,因为它知道,这根绳子就是它的生路。一旦断了,就意味着没有活口,只能走向屠宰。人活在世上,多少时候也是如此,嘴上说不想苟且,心里却明白,有一份稳定的谋生手段,才是最基本的安全感。那些一夜之间从高处跌落的人,不是没有才华,而是环境的冷风来得太快太急,吹得人没了立足之地。

有人在知乎上问,什么时候觉得活不下去了。高赞回答是,失去谋生的饭碗那一刻。那一刻,车贷、房贷、学费、医药费如潮水般涌来,工作却像沙子一样从指缝漏尽。失业不只是失去了收入,更像是被抽走了生活的支撑。无论你曾在何处发光,一旦没了维系生计的绳子,都会感到悬空无依。

所以,哪怕是送外卖,摆地摊,做临时工,只要能让锅里有米、碗里有汤,都是成年人的体面。那些说风凉话的人,或许只是幸运还没走到尽头,并不懂什么叫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低头去做眼下能做的事,不是软弱,而是勇气。因为要生存,就要先留在牌局里,才有资格等下一手好牌。

生命中最残酷的一课,就是在温饱面前,尊严的价格会被重新定义。那位在医院弹钢琴的外卖小哥,曾经是光鲜的音乐人;那个卖羊肉串的项目经理,曾经是西装革履的白领精英。他们不在乎别人眼里的跨度和身份落差,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丢人,是明明有机会糊口,却死抱着过去的体面不放。俞敏洪说,面对生存问题,先活下去,再谈理想。这不是妥协,而是顺势而为的智慧。正如修行里讲,先保一口气,再求长生路。

顿悟往往是在最狼狈的时刻降临。就像那个破产后去收债的朋友,被客户戏弄要“喝一杯酒换两万块”,眼泪在眼眶打转,却依然转身回桌,笑着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他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老婆孩子。那一刻我明白了,苟且并不是丢人的姿态,而是一种沉默的坚韧。等到最难的日子熬过去,他换了赛道做直播,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就像罗永浩,带着巨额债务去做主播,面对质疑,他只说:不是脏钱,我就佩服自己。几年下来,他用行动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生活的真相是,谁也无法保证一直站在山顶。跌落谷底的人,不是没有机会,只要不松手,总有攀回去的一天。修行人说,忍一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养力;退一步,不是为了认输,而是为了看清路的方向。苟下去,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明理之时,我只想说,活着的每一天,都要记得为明天留一口气。不要因一时的低谷怀疑自己,不要因别人的眼光打乱节奏。人生的起伏,像四季更替,春夏秋冬各有风景。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抬得更高;今天的忍耐,是为了日后走得更远。修行与生活相通,都是一场长跑,短暂的光鲜不算胜利,持久的生命力才是本事。活着,就是胜利;走着,就有希望。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平凡的世界》路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以平实而深刻的笔触刻画了普通人在困境中挣扎、忍耐、奋斗的全过程,能让人在逆境中找到继续走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