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一时的落第,别灰心。没有那么多落第的弟子,就不能留下那么多好诗。
2025-08-12
有些路,是要跌一跤才看得清的。落第不过是一段路上踩了个坑,摔疼了,但天还是天,路还在那里。古往今来,那些后来写下惊艳诗篇、流传千古的文人,谁不是在考场外长长的街巷里,踱着失落的脚步?人生的风景,不会因为一次不顺就终结,反而可能因为那一刻的挫败,开出另一种花。落第不必怕,怕的是心灰了,眼里的光没了。那些好诗、好文、好作品,往往诞生在最孤寂、最无望的时刻,因为心里被逼到没有退路,才会生出一种不肯服输的力量。
记得古人有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落第,表面是门关上了,实则是让你去找另一扇更合适的门。多少诗人,就是在这条“被拒绝”的路上,学会了看山看水,学会了用文字安顿心情。若没有这段流离与失意,他们的笔下不会有那么多沉香与深情。你看苏轼,被贬到黄州,不也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情?看贾岛,几次落第,才有了“僧推月下门”的孤寂意境。落第就像一阵冷雨,虽然打湿了衣裳,却洗净了眼睛,让人看见更远的地方。
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落第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要的东西,也许不是眼前这一份。你以为你是为了考上、得到一个位置而努力,其实你是在寻找自己最适合绽放的地方。那些诗人不是因为落第才写诗,而是因为落第让他们有了更深的情感、更细腻的感受、更真切的生命体验。这些东西,才是好诗的灵魂。成功固然可喜,可那种带着泪水、穿过泥泞后的语言,才更能击中心弦。落第的意义,就在于它帮你积蓄这种厚度。
所以,别在落第的那天,把自己全盘否定。它只是告诉你:换个角度看世界,换条路走,可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没有那么多落第,就不会有那么多好诗,这不是安慰,而是事实。因为只有心被挫折敲打过,文字才会有温度;只有生活的苦涩熬过,作品才会有香气。别急着证明自己,先让心沉下来,去经历,去观察,去感受。等到某一天,你会发现,那次落第,正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转弯处。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苏东坡传》(林语堂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全书透过苏轼一生的起落,尤其是多次被贬与失意时期的创作,展现了落第与挫折如何孕育不朽的诗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