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鼓掌太多,容易造成个人迷信。
2025-08-12

热烈的掌声有时像一阵突如其来的春风,吹得人飘飘然,忘了脚下的土地。鼓掌本是表达认可与赞许的方式,但若太多、太密,就容易变成一种麻醉,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登峰造极。人在掌声中沉醉久了,就会忘记真实的自己,也忘记了为何出发。个人迷信,往往就是这样养成的——不是别人强塞给你的,而是你在一片片掌声的包裹里,渐渐失去了清醒的心。

想想看,一个演员若每次登台都迎来雷动般的掌声,他很可能会误以为,观众永远会为他鼓掌,于是失去了精进的紧迫感。一个领导如果每次开口都迎来附和与赞美,他很容易把自己看作不可替代的“真理代言人”。掌声本身无错,可它的过量,就像糖吃多了,甜到发腻,还会蛀牙。真正的强者,不会沉溺在掌声里,而会在掌声响起时,提醒自己:这只是一个瞬间的回响,不是永恒的证明。

古今中外,多少人物就是被掌声推上了幻觉的高台,然后在最得意的时候跌落。秦二世昏庸,不正是沉迷于宫廷的歌舞与谄媚之声吗?清朝的慈禧,在掌声和“万岁”声中以为天下太平,却看不见外敌已在城门口。反观一些真正有定力的人,比如孔子,即便弟子们尊称“至圣先师”,他仍然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把自己放回普通学习者的位置。掌声有时是别人对你的肯定,但更多时候,它也可能是试探,看看你会不会因此自满。

有一天,你可能会明白,掌声其实是一种外在的风,而你的根必须扎在土里。风吹来,你可以享受片刻的摇曳,但风去之后,你还要继续生长。真正的成长,不是依赖掌声,而是依赖自我驱动和持续打磨。当别人鼓掌时,你心里可以感激,但不能因此懈怠;当别人不鼓掌时,你更要有能力自己走下去。个人迷信的危险,就在于它让你以为自己是不可犯错的神明,而忘了自己只是凡人。

所以,不要害怕掌声,也不要贪恋掌声。它是一种点缀,不是生命的主食。一个人若能在掌声最热烈时,依旧低头耕耘,在寂静无人时,依旧昂首向前,那才是不会被个人迷信绑架的心境。掌声可以温暖人心,但清醒才能保你长久。把握好这份分寸,你就能在欢呼与沉默之间,始终做最真实的自己。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沉思录》([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著,商务印书馆),作者在帝位与掌声中不断提醒自己保持谦逊与自省,正是抵御个人迷信的智慧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