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2025-08-13

这短短十个字,是任正非对团队精神、组织文化、危机应对的高度凝练。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贯穿企业全程的价值观与行动准则——共赢共享,共担共守。

一、胜则举杯相庆:共享荣誉的力量

胜利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华为的文化中,胜利时的庆祝不仅仅是放松和娱乐,更是一次团队价值的强化与情感的凝固。

  1. 共享感与归属感
    当所有人举杯庆贺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我也是这场胜利的一部分”。这种情感归属感,会让成员更加认同组织,也愿意为下一次的目标继续奋斗。

  2. 胜利的复盘与放大效应
    真正的庆祝不是一味沉浸在喜悦,而是把胜利的经验、成功的路径、关键的决策提炼出来,让它们成为团队未来的行动指南。庆祝既是仪式,也是学习。

  3. 心理正反馈
    在人性心理中,正反馈会极大增强行动动机。每一次胜利后的庆祝,都会让成员形成“努力值得”的潜意识,这种信念在未来的挑战中能显著提升士气。

二、败则拼死相救:危机中的团结与担当

失败时的团队状态,更能体现一个组织的文化厚度。任正非的“拼死相救”,是要求在危机中不抛弃、不放弃,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1. 危机中的信任
    在失败时,如果队友之间互相指责、推卸责任,团队将迅速瓦解。而“拼死相救”的文化意味着,即便出现重大失误,也要先救人、救项目,再去分析原因。

  2. 资源的全力倾斜
    当某个团队、某条业务线出现重大问题时,整个组织应像身体免疫系统一样,迅速调动资源支援。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用整个公司去救一个战壕”。

  3. 从挫败中提炼力量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中失去斗志。拼死相救不仅是物质和行动上的救援,更是精神上的托举——告诉彼此“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三、顿悟:文化的温度与组织的韧性

当你经历过一次“胜利有人与你共享、失败有人为你拼命”的团队,你会明白,这种文化的温度和力量,是任何奖金制度都无法替代的。它让人心甘情愿地投入全部力量,因为你知道,你背后有一个不会在关键时刻转身离开的集体。

这种精神是企业韧性的来源——胜利时不会骄傲自满,因为知道胜利是集体的;失败时不会一蹶不振,因为知道有人会和你并肩作战。这种韧性让团队既能高歌猛进,也能绝地反击。

四、明理:个人与团队的双向承诺

对个人来说,“胜则共享,败则相救”是一种心理安全感——它让你敢于冒险、敢于承担,因为你知道失败不是死刑。
对团队来说,这是对成员的承诺——只要你是真诚投入的,我们就不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抛弃你。

这种双向承诺,构成了团队的长期竞争力:它让人既有动力去争取胜利,又有底气面对挫折。

五、推荐阅读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Patrick Lencioni著,中信出版社),书中深入剖析了信任、冲突、承诺、责任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非常适合作为理解“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精神的理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