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骗惨“小镇95后”的一句话,被李雪琴戳破了
2025-08-13

人到三十不会突然松弛,除非你先学会和自己和解。

你看,那些小镇做题家,从黑板粉尘里抬起头的那一刻,就像被射上天的箭,想飞得远点,再远点,最好射到一个父母没到过的地方。可这箭飞着飞着就发现,天并不都是蓝的,风向也不是自己说了算。小时候听过一句甜得要命的谎——等你考上好大学,一切就好了。那时候咱信得真诚,就像相信暑假作业写完会变成神仙。可长大才明白,大学只是一个关口,后面还有一关接一关,比高考题更刁钻。于是你盼着三十岁,盼着吹完蜡烛就能松下来,就像盼着明天早上醒来发现银行卡里多了八位数。好笑吗?好笑,可又有谁没做过这种梦。

人是怪的,尤其小镇出来的做题家更怪。你一路上背的书、写的卷子,像是给自己盖了一层又一层铠甲,可那铠甲一旦离开考场,就变得又重又笨。你习惯了题目有唯一答案,习惯了努力和分数挂钩,可社会是个烂考官,题目出得阴险,还不给你分数线。李雪琴那句“等三十岁就松弛”,说得半真半假,懂的人听到苦笑,不懂的人听成鸡汤。可鸡汤这东西,真渴的人也会喝,不管它是温的还是凉的。就像博主辉子拜访的那些同学,一个个背后都有故事:有人按部就班到博士,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这条路绑架;有人结婚了,看似轻松,心里却还住着当年的做题家灵魂,不达目的不撒手;有人依旧困在十年前高考的得失里,像掉进一口井,井口是父母的期待,井底是自己的不甘。

直到某个瞬间,你会撞墙。那种墙不是水泥的,是生活的。有的人是在深夜查完银行卡余额的时候,有的人是在医院排队挂号的时候,有的人是在父母电话那头咳嗽一声的时候。你忽然意识到,这条路根本没有终点,只有一站又一站的加油点。你努力的样子很美,但也很累,累到你开始质疑:我是不是一直在给一列永不停靠的列车添煤?你以为三十岁是终点,其实只是另一种起点。等不到奇迹落在头上,不如自己学会在雨里走,还能顺便捡几片叶子回家泡茶。那一刻,你发现所谓松弛,不是外界发的通行证,而是你自己签的字。

所以说,别等到某个生日才去和自己握手言和。松弛不是被年龄赐予的,它是你在认清现实后,还愿意给自己留口喘息的缝隙。小镇做题家也好,大城市拼命三郎也罢,都是在人生的长河里划船。有人拼了命逆流而上,有人顺水而漂,关键不是船的速度,而是你能不能在波浪中稳住心。那种稳,是知道父母不可能永远给你挡风雨,也是你不必永远替所有人扛天塌下来。你可以挑选战场,也可以适时撤退,不是懦弱,是智慧。毕竟,箭不可能一直拉满弦,弦总要放松,才能再拉得远。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少有人走的路》〔美〕M·斯科特·派克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年版。这本书用通俗故事和心理学视角,谈成长、责任、爱与自我完善,能帮你看清“松弛”背后的内功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