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有这2个迹象,你就该离职了
2025-08-13

人呆在错的地方,越久越废。

人总有一种奇怪的惰性,像被困在一个温水锅里,锅底火再小,总能煮熟一只青蛙。你觉得自己还能跳,但每一次心里的那点不舒服,都被一句“再忍忍吧”压了下去。于是,时间成了刀,慢慢剔走你的锐气、你的胆气,最后连想跑的力气都没了。职场的坑,从来不是一下就塌的,而是你一次又一次对自己撒谎:“没事的,还能扛。”这种自我麻醉,是世间最廉价的毒。毒一旦入心,人的心气就慢慢死了。

我见过太多人,被有毒的人拴住手脚。那种领导,笑起来像春风拂面,其实刀藏袖中。他知道你能力强,于是总把脏活累活推给你,还冠冕堂皇地说:“我就信得过你。”你扛下来,以为他会记得,结果记得的只是你总能接盘的姿势。出成绩的时候,他在前台领掌声;出问题的时候,你站在后面顶锅盖。你想辩解,可连辩解的空气都被他吸走了。久而久之,你学会了闭嘴,不是因为你服了,而是因为你知道,真话只会让自己更疼。还有的,是那种用关系圈画地为牢的人。晋升机会?不用看业绩,看谁的酒杯举得稳。等你明白这套游戏规则,才发现你连入场券都没拿到。人有毒,毒到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其实是环境本来就不让你好。

而另一种毒,不长在人的嘴上,长在空气里。你六点下班,手头活早做完,回头一看,同事个个端坐,眼神比屏幕还空洞。没人干活,大家等的是集体“表演”加班的那一刻。你要走,他们会用眼神告诉你:“你这么早走,不怕死吗?”领导第二天也会问:“你是不是对工作不上心?”你说活干完了,他就说你的工作量太少。这就是有毒环境的逻辑——不是看你做了多少事,而是看你陪他们浪费了多少时间。还有那种形式主义的盛宴,周报必须三千字,不管你有没有三千字的价值要写。公司架构一个月能变四次,会议能连着开三四个小时,最后业务没动一寸。老板的语录挂满墙,客户的声音进不了门。你每天都觉得压抑,像有人在你胸口放了块砖,走进办公室就透不过气。一个问题两个问题还能忍,但如果全都凑齐了,你就不是在上班,而是在给自己挖坑。

有些人会说,这不就是职场常态吗?是的,很多人是这样,但常态不等于合理。忍着忍着,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被消耗。你曾经的锋利,被磨成了钝器,你的热血,被换成了机械的动作。等哪天真想离开,才发现你连走的本事都没了。真正的顿悟,是意识到——离职不是逃跑,而是从错误的战场撤离。战争可以换一场打,生命只有这一局。那些让你变得更笨、更怯、更小心翼翼的地方,不是舞台,是陷阱。人最该怕的,不是摔跤,而是被温水煮到麻木。能让你成长的,是难题;能毁掉你的,是压榨。前者像磨刀石,后者是腐蚀剂。你要学会分辨它们的味道,一旦闻到腐烂的味,就别犹豫。

而离开的底气,必须平时就养着。很多人之所以死死抱着一份烂工作,是因为一旦松手,就会掉进深渊。他们的技能早停在几年前,核心竞争力早被耗光。等危机来的时候,连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所谓“随时离开的能力”,不是说你要天天递辞职信,而是你要让自己不依赖任何一个地方活下去。无论你现在的岗位看起来多稳,别停下学习的脚步,别把所有技能绑在一家公司身上。你越是有选择,别人越不敢拿你当软柿子。离开一份工作,最好的理由是——它不配你的未来。最差的理由是——你实在忍无可忍。可惜,大多数人等到后者,才想起自己还有腿。

人活一世,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多能忍,而是为了看清什么值得你投入。遇到好战场,就拼命冲锋;遇到烂泥潭,就干脆撤退。别怕别人说你逃,世上很多所谓的坚守,只是慢性自杀。你要活得明白——好马不吃回头草,更不在烂草堆里饿死自己。能走的就走,能换的就换,不辜负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原则》(Principles)——雷·达里奥著, 中信出版社2018年出版,书中关于职场选择与决策的思考,能帮你建立自己的判断系统,不被有毒的人和环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