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的自信
2025-08-13
真正的安全感,是你心里有主意,手里有办法。心不慌,路才走得稳。
一个人活在世间,不管是读书求知,还是闯荡江湖,总要遇到风浪。风浪来了,有人先找借口,有人立刻找方法;有人抱怨世道不公,有人默默把手上的活干到极致。张一鸣讲的那套话,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但他说得实在,做得也实在。为什么?因为他早早就明白——命运的根子,长在自己心里。年轻时他不等条件齐全就先干起来,不问成败先落一子,走到后来,今日头条、抖音接连问世,这不是偶然,是早年的自信与坚持发了芽。要记住,世上等到万事俱备才动手的人,十有八九会被风吹散机会。革命斗争也是这样,打仗不能等敌人全部暴露了再开火,等到那时,良机早已飞走。
可自信不是嘴上喊出来的,它长在每天的行动里。张一鸣说,强烈的动机比方法更重要。动机是火,方法是柴。柴再多,没有火,也只是一堆冷木头。执行力,说到底,就是说到做到,不找借口,能把大家都能做的事做好,还能啃下别人啃不动的骨头。牛人做事,不是没有困难,而是遇到困难先想怎么破,不是先想怎么推。群众看得清楚,谁是真的迎难而上,谁是嘴上喊口号。我们要记得,今天处境不如意,不是世界跟你过不去,多半是自己该做的事没做,不该做的事反而做了一堆。要改,先改自己。
人心要稳,才有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就是不管顺逆,都不被喜怒拖走。射箭时,心里想着一定要十环,反而容易失手。工作也是这样,预期太重,动作就变形。接受自己是个平常人,这并不丢人。平常人也能干非常事,就看你心里稳不稳。年轻人别老想着安全感,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外面的墙有多厚,而是你对自己有信心,你有目标,你能一步步去实现它。归根到底,敌人是自己,战场也是自己。
可人活在世上,总要跟人打交道。沟通,不在于花哨的技巧,而在于坦诚。说话别模糊,别用那些“差不多吧”“应该可以了”去糊弄自己,也糊弄别人。模糊的话,耽误的是时间,坏的是信任。团队里的人,越是坦诚,沟通的成本越低。短期看,忽悠也许能占便宜,长期看,老实才是真溢价。做事的人要敢说出自己的期望,也要敢直面别人的期望,不藏,不装,才有真正的合作。
做事业,要看得准,舍得选。堆一堆功能,不等于安全,准准地做对事,才是安全。公司成果不在会议室,不在报告纸上,而是在用户的体验里,在业界的口碑里。CEO要记住,不是所有问题都要亲自下手,能放给别人去做,让团队长起来,才是长远之道。别动不动喊all-in,有时all-in不是决心,是偷懒——不想再想了,就赌一把。革命也是这样,战略要想透,战术要抓细,不能光凭热血。理性很重要,过度的方法论和空抽象,往往害人。
而真正能支撑长远的,是成长的原则。选择比努力重要,观念比选择更重要。抱怨没用,方法才有路。聪明人最容易犯的错,是自以为是、停止学习、活在过去的光环里。坚持原则,是短期吃亏、长期占便宜的买卖。别以为不装只是道德优选,它在信息透明的时代,是经济优选。延迟满足,告别惰性,是做成事的两块基石。惰性、依赖、拖延,很多时候都是不自信的结果。自信的人,自会自我要求高。
修行,不在庙堂,不在深山,而在日常的一言一行里。做事要有慢有快,快的时候不乱,慢的时候不懈。勤奋不是挂在嘴上的美德,而是发自心底的热情与好奇,坚持到别人熬不下去的时候。人的差别在业余时间,命运决定在晚上八点到十点。用这段时间去学、去想、去磨,不急功近利,十年后你会发现自己站在另一重山巅。
顿悟在于,世界不会因为你焦虑就变好,但会因为你一步步去做事而变化。安全感来自自信,自信来自积累,积累来自今天就开始的行动。平常心不是不求上进,而是无论顺逆,都把手上的事做到最好。沟通不是嘴皮功夫,而是坦荡。商业不是盲冲,而是看清再动。成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生修行。张一鸣的路,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修行者的路:稳心、笃行、常省、常学。
明理之后,我们该知道,修行不是离开尘世,而是活在尘世而不被尘世乱了心。山河变,心不变;风浪起,手不抖。真正的安全感,不在别人的承诺里,不在环境的安稳里,而在你自己的自信和行动里。今天多走一步,明天路就宽一丈。革命战争靠战略战术,人生修行靠心法心力。能自省,能自控,能自信,这样的人,安不在城墙,而在胸中。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活法》,稻盛和夫著,东方出版社,ISBN 978750603515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