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四大能力:商业设计;流量;产品;销售
2025-08-14

有的人是明显的有个人能力、有手艺,但是不懂得怎么通过商业设计去变现;有的是没有办法自己做内容做流量;有的是没有办法去规划设计一个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总是自嗨地去做一些产品和项目;有的人是没有办法去很好地做销售,甚至抗拒销售。

想靠一把好手艺闯出路子,还得懂得怎么让它变成钱。

世间多有这样的人,心里有真本事,手上有好功夫,眼里有一门一门的绝活,却常常被困在日子里,困在账本上,困在口袋里。有人懂得做,却不懂得卖;有人会造,却不晓得市场的冷暖;有人在自己的天地里自得其乐,做着自己喜欢的项目,却从没问过外面的世界需不需要;还有人心里抗拒推销,把销售看作低声下气,宁可让产品蒙尘,也不愿走出去。如此一来,纵有金山银山的技艺,也可能变成一潭死水的生活。

这不是一两个行业的事,而是普遍的人生局。我们从小习惯了“会做”是本事,“会卖”是小道,于是许多人踏进社会,才发现只凭一腔热血,换不来饭碗的安稳。你会写书,却不懂得出版的门道;你会种地,却不懂得品牌的价值;你会画画,却不懂得如何让它走进别人的客厅。这就好比兵有利刃,却没有阵法,能斩几人,却不能打胜仗。没有阵法,兵再精也散;没有商业的设计,手艺再好也穷。

我曾遇见一个老木匠,做家具的手艺世上少有,榫卯咬合严丝合缝,木纹顺滑如水波。他一辈子守着这门手艺,却住在村口的一间旧屋里。我问他:“你这手艺,为何不进城去做?”他摇摇头:“城里人不懂这些,嫌贵。”我又问:“那你为何不去教徒弟,把这手艺传开?”他又摇摇头:“徒弟学成了就走,我不舍得。”这老匠人一生自豪于手艺,却困死在一方院子里。不是世道薄凉,而是他自己给自己设了围墙。

世间的路,并不只是“做”这一条。承载财富的,不只是能力,还有设计;通向结果的,不只是产品,还有通路。有人明白了这点,就会去学市场,学传播,学销售,把自己的手艺嫁接到更大的土壤上。能力是种子,商业是土壤,销售是水与阳光。你只种不浇,种子会死;你只浇不种,水也白流。商业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桥梁,把你的价值送到该去的地方,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有一次我跟一位朋友同行,他是做茶的,茶品极好,却总卖不动。我问他:“你卖茶的故事是什么?”他愣住了:“茶还有故事?”我说:“好茶不只是叶子,还有山、有水、有岁月、有人的情感。你要让人喝的是一段生活,而不是一杯水。”他恍然大悟,回去后便开始讲茶园的四季、采茶人的手艺、山雾的味道。三个月后,他的茶销量翻了三倍。顿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从“我做的好”到“别人想要”,这是隔着一条河的距离,跨过去,天地就不一样了。

这其中的明理,其实简单而直白:手艺与商业、产品与市场、内容与传播、价值与销售,都是一体的。你若缺了其中一环,就会像一个四条腿断了一条的桌子,不稳当,早晚倾倒。懂得这一点的人,就会主动去补短板,不因自己擅长而傲慢,不因自己陌生而退缩。能力是你的根基,商业是你的翅膀,两者并行,你才能既立得住,又飞得远。那种抗拒销售的人,其实是抗拒面对真实的世界;那种不问市场的人,其实是拒绝让自己的价值真正流动。人生要活得丰盈,不是只守着自我陶醉,而是要让世界因你而得益,让价值因你而被放大。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从0到1》(彼得·蒂尔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书中讲述了如何将创意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以及在竞争中找到独特定位,对于理解手艺与商业结合的路径有很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