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就绪
2025-08-14
凡事提前铺好路,走起来才不会累。
人生如行军打仗,不怕山高水远,就怕临阵慌乱。许多人谈起习惯,总觉得是难事,是硬骨头,咬不动,啃不下。其实,难并非因为事本身难,而是因为开头太生硬、阻力太大。你要在冬日天寒时清晨起跑,如果衣服鞋子还在柜子深处,水壶还空着放在厨房,出门前一阵翻找,寒气早钻进骨头,热情早消了一半。相反,若是前一晚衣物已整整齐齐放在床头,水壶早早灌满温水,闹钟放在床远处,早晨一睁眼,手边就是要穿的、要用的,脚下的第一步就轻松许多。大道理就是:减少阻力,就能加快起步;提前准备,就能减少对自己的消磨。许多改变生活的习惯,看似要靠意志力,其实更多靠的是安排力——在一切尚未发生之前,把路修好,把障碍搬开,让自己走上去的时候无须再费太多气力。
我记得有一年在南方行军,夜间宿营,第二天凌晨要过河。按理说,天未亮便要整队,可河水冰冷,器材繁多,若临时准备,必然手忙脚乱,延误时辰。于是,我们在夜里便把所有渡河器材摆放整齐,绳索捆好,船桨一一编号,行军靴放在手边。天一亮,口令一出,人人按序取物,不到半个时辰,全队已渡河完毕。这就是提前准备的力量——它能让原本可能拖延的事,变得简洁有力。人生亦然,你的习惯之所以难建立,不是因为你缺乏决心,而是因为你在出发前没有铺好路,让阻力一遍遍消耗了你的热情和勇气。
有一次,我劝一位年轻人早起读书。他连连点头,可一周下来,总是起不来。我去他屋里看了一眼,书还在书架高处,台灯的插头也没插,桌上凌乱不堪。我告诉他:“你不是起不来,而是你的路太难走。你要是晚上睡前就把书放在桌上,台灯亮好,桌面清空,早晨睁开眼,不用思索,不用找东西,手就能翻开书,你会容易得多。”他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果然,第二天便读了半小时书。第三天、第四天,他说自己甚至有些盼着早晨的到来。这不是奇迹,这是人性的自然反应——当事情变得容易,你就愿意做;当路上障碍减少,你就更想走。
修行的道理亦是如此。许多人发心念佛、打坐、持戒,可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什么?不是法门不灵,不是心不诚,而是准备不足。你若是要打坐,垫子摆好,香炉备齐,衣着宽松整洁,时辰一到便可入坐,那就会少了许多推托;你若是念佛,佛珠放在手边,香案收拾干净,早晚香灯不缺,那持念自然容易成就。修行不是只靠一腔热血,而是靠一份细密的筹划,把阻力消到最低,把环境调到最好,让身心一到时间就能入境。
朋友,莫小看“提前准备”这四个字,它是成事的催化剂,是坚持的护航者。改变生活的习惯,不必一味逼迫自己去撞石头,而是先搬掉脚下的绊脚石。前一天的用心,换来第二天的轻松;夜里的安排,换来清晨的顺畅。这样日复一日,你的习惯就会在无声中扎根,你的人生也会在不觉中改变。大道不远,远在你手中的一份准备里。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原子习惯》(作者: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Penguin Random House, 2018)——书中以科学与案例结合的方法,深入阐述了如何通过减少阻力、优化环境来建立和保持好习惯,与本文观点相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