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为路
2025-08-14
人心里的怕字,像一堵无形的墙,站在原地看,它高得望不见顶,厚得不见边。你以为它真能拦住你,其实不过是你自己在心里画了界。你怕骗到别人,怕别人不满意,怕人家说你,这些怕都是真的感受,却未必是真实的障碍。《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道尚且因时而动,人若总守着不动,就只能眼看着机缘擦肩而过。道理在那儿,能不能走出去,差别只在你自己。
你想,春天的种子若嫌土里黑,不敢埋进去,怕发芽的样子不够整齐,怕雨水来得太猛,怕太阳晒得太烈,那它一辈子只能是颗干巴巴的籽。《易经》讲“乾为天,健而不息”,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不是等得天衣无缝才起头,而是顺着时势,该破土就破土,该迎风就迎风。那些敢想敢干的人,并不是没有怕,而是他们明白,不管怕不怕,日子还得往前推。他们看准一点,就迈一步,然后再在下一步里修正。毛泽东当年起兵,也不是等到粮足兵强才动身的,他明白,在乱世里,等是等不来完美的条件,先做起来,天地自会显露路口。
可是你不同,你脑子里条条框框太多,那是你多年养成的“自守之道”,怕的是失了信誉,怕的是丢了面子。可《易经》里有一卦,叫“屯卦”,屯者,草木初生,遇阻而难行,却偏要顶着走。它告诉我们,初始必有险,险中见机,才有通路。你不敢开头,就是把自己困在了屯的险里,久久不动,就成了死水。你担心骗到别人,可你有没有想过,不去试,才是真的骗了自己?你怕别人不满意,可世间哪有一开始就能让所有人满意的事?这份怕,不是道义的清白,而是心性的拘谨。
《易经》有“随卦”,随者,随时而动,随机而变。你若真懂这个随,就不会让怕拴住手脚。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看清了当下的势,主动去应。人世间的事,十有八九不按你设定的走,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放进局里,在局中求解。《易经》又说“同人于野,亨”,意思是走出门去,与人共事,天地就开阔了。你总想在屋里把棋局推演到无懈可击才出手,可等你准备好了,局早就换了形。
直到有一天,你会在反复的等与失之交臂中,忽然看见自己原地打转的样子,那一刻,就像翻到了《易经》“革卦”的那句:“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革是变,变到自己真信了自己那天,才是亨通的开始,懊悔也就不见了。你等得太久,是因为你心底还没信自己。信不是盲信,而是给自己一个开始的许可。走出去,你才会发现,怕的东西多数会在路上消融。
所以,《易经》的智慧,不是告诉你对还是错,而是让你看清:怕,是卦里的阴爻,动,才是阳爻。阴不动,阳不生;阳不生,卦不成。世间的“成”,皆由动起。你要学会在怕里找一条可行的小径,哪怕是一步,两步,只要不停,局势就会因你而变。慢慢你会明白,做事并非一定要等到完全不会出错才开始,真正的道,是在行中改,改中行,如《易经》所言,“利涉大川”,是涉,不是等船来接你。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易经的智慧》(曾仕强著,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全书以平易近人的讲述,将《易经》哲理运用到现代人处世与决策之中,尤其适合从“怕”到“行”的转化思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