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知道这一世为人的使命,否则就是水中的浮萍
2025-08-14
人若不知此生为何而来,走到哪儿都像漂在水里的叶子。
活在世间,每日忙碌奔走,吃饭、工作、应酬、睡觉,日复一日,看似在向前,其实是在原地打圈。南怀瑾先生常说,人这一生若不晓得自己的使命,就像一条船没有罗盘,风向一变,船便随波逐流,最后可能连自己也不知漂到何处去了。你看那水中的浮萍,起初也有鲜绿的叶、细白的根,可它没有根在土里,任水一冲就被带到别处,遇上风浪,更是颠簸不已,永远停不下来。人的生命若没有一个明确的使命,便和浮萍无异——看似活着,实则被外力牵引,走到哪儿全凭运气。
我见过许多人,他们很勤奋,做事也不糊涂,却始终不明白自己究竟要去哪里。他们今天听人说投资好,就去学理财;明天朋友说考证有用,就去报班;后天见人做生意赚钱,就急忙想开店。日子过得很满,心却越来越空。因为他们的努力,没有一条主线去串联,一切都是临时起意的堆积。南怀瑾先生讲过,古人修行,不是闭门空坐,而是先问“我是谁,我来干什么”。若这个问题答不出来,即便学了千般技艺,也像将宝剑随手乱挥,劈不准要害。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早早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有些人却一生糊涂?原因不外两种:一是他们曾在生命的某个节点被逼到墙角,不得不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这种逼迫有时来自苦难,有时来自顿悟;二是他们愿意在日常里常常回望自己的心,哪怕是微小的片刻,也用来确认自己是否走在想走的路上。而多数人之所以迷失,是因为从未停下脚步去问“为什么”,只想着“接下来做什么”。他们把人生当作流水线任务,一个完成接一个,不曾想过这些完成会带自己去哪里。
直到有一天,顿悟才会来敲门。你或许是在某个深夜,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觉得四周安静得只剩下自己的脚步声,那一刻,你会问自己——我每天走这条路,是为了什么?你或许是在完成一件耗尽心力的事后,发现自己并不快乐,那一刻,你会惊觉——原来我一直在为别人的期待奔命,从未替自己活过。南怀瑾先生说,人生最重要的觉悟,不在别人告诉你“你该做什么”,而在你自己认定“我愿意做什么”。当你真正找到那个“愿意”,它就像一颗钉子,把你的生命钉在一条主线上。外面的风再大,水流再急,你的根不会松。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发现,使命不是一个宏大的口号,不一定是“拯救世界”,也可以是“照顾好家人”“做一个诚实的人”“用一生学好一门手艺”。关键是,它必须发自你的内心,让你愿意为它倾注生命的时光。找到使命的方法,不是去外面寻找,而是回到自己心里去问。你可以从最小的事开始,问自己——做这件事,我是开心的还是空虚的?是甘愿还是勉强?一旦你能不断剔除那些让你空虚、让你勉强的选择,剩下的,就是你该守的路。守住它,你的人生就会像有根的树,扎得越深,枝叶越盛,不会再像浮萍般飘来荡去。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生命的意义》(南怀瑾讲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全书围绕人生方向、使命感与修行目标展开,文字浅白却直指人心,对“找到此生使命”有深刻的启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