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绝大多数夫妻,本都可以白头偕老
2025-08-15

想要白头偕老,靠的不是一腔热情,而是彼此离不开的理由。

当两个人走进婚姻,心里都怀着一份真诚的愿望:希望能与眼前人慢慢变老,看尽四季花开。但现实里,很多誓言走不到尽头。人心会变,境遇会变,而那些真能走一辈子的伴侣,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关系里,有一个谁也替代不了的支点。那不是一时的浪漫,不是短暂的欲望,而是一种深深的、长久的依赖。依赖不是脆弱,而是一种互为支撑的力量。它像两块石头搭成的拱门,少了任何一块,整个结构就会坍塌。这样的一对人,不会轻易松手,因为松手的代价,是两个人的生活一同崩塌。

若把婚姻放在生活的长河中去看,你会发现最稳定的,不是那些天天甜言蜜语、晒恩爱的人,而是一起扛过重担的人。街角的夫妻店里,清晨蒸包的男人和招呼客人的女人;田地里,挥锄的丈夫与织布的妻子。他们的日子可能不富裕,但他们的生活是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个病了,另一个的生活立刻天翻地覆;一个离开,另一个的世界瞬间崩裂。这种互相需要,让他们在柴米油盐的艰辛里,把日子熬成了金子。在古代的富人之家,这种互相需要也存在,只不过换了形式——正妻的地位,不只是婚书上的名分,更是家族运转的中枢。她要管理庞大的府邸,平衡人情关系,为丈夫在外的事业稳住后方。这份能力与资源,不是美貌能替代的,也是小妾夺不走的。无论贫富,婚姻能长久,靠的都是这种无法替代的价值。

但很多人直到关系走到危机,才猛然发现,自己和对方之间,并没有这样的支点。最脆弱的婚姻,是那种各自有独立的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缺乏真实依赖的组合。起初可能觉得这样轻松自由——互不打扰,各过各的。但一旦新鲜感消退,争吵便轻易击垮这段关系,因为少了“必须在一起”的理由。中产家庭的离婚率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独立到孤立的状态。若想维持,就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离开谁都无法完成的目标。在很多家庭里,这个目标是孩子。抚养孩子并不只是经济负担,更是时间、精力与情感的投入。两个人愿意一起为一个小生命承担全部责任,这种并肩作战的状态,会让他们的关系更牢固。当然,前提是双方都真心把孩子当成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否则,再有孩子也无济于事。

真正的领悟,是明白婚姻不是两个人一起享乐的避风港,而是共同承担的长途跋涉。美貌会褪去,激情会冷却,但如果彼此在生活中有无法替代的位置,感情就有了根。反之,如果缺乏共同的目标和真实的依赖,婚姻终将像沙堆一样,在一阵风里散去。理想的伴侣,不一定要与你在灵魂上完全契合(那样的机率比中彩票还低),但一定要在现实中与你并肩作战。无论是经营小店、管理家业,还是养育孩子,那份互相需要,就是支撑你们走到白头的桥梁。愿我们在选择伴侣时,不只问“我爱不爱ta”,更要问“我是否需要ta,ta是否需要我”。能彼此回答“是”的,才有资格走完一生。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亲密关系》,作者: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译者:彭凯平,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1330135。本书基于心理学研究,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形成与维系机制,对理解婚姻中互相需要的本质有很强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