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60岁章小蕙成带货女王:心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2025-08-18

真正能撑起一个人一生的,不是聪明,不是运气,而是心里的那股劲。

许多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些人在风雨里,碎成了片;也有一些人,跌倒了又站起,站起了还能走远。我们常常以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外部的机会和环境,但回头想想,真正能推着我们走过暗夜的,往往是内心深处的那股子心力。它像火种,遇风不灭,遇雨不熄,烧得更旺。

章小蕙六十岁还能翻越低谷,站上带货女王的高台,并不是因为她一开始就站在高位,而是因为她经历过失望、债务、恶意攻击,却依然没有放弃那份心力。她没有喊冤,没有逃避,而是静静地承受,然后默默地行动。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为了夸耀一个传奇,而是提醒我们:在人生的荒原里,能让你不倒的,并不是别人的掌声,而是心里那根支撑你的柱子。

为什么今天要说心力?因为在这个变化无常的时代,知识会过时,技能会替代,风口会转移,但唯有心力,才是穿透一切的基石。复原力,让我们跌倒后还能站起;意志力,让我们看见目标就不偏离;反脆弱力,让我们不惧风雨,甚至借风起飞。心力,不仅是一种心理的韧劲,更是对生命的笃定,是一个人在无常里修炼出的恒常。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有人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嘴里喊着“太难了”,身体却一直在退缩;也有人一样身处困境,却在夜里偷偷擦干眼泪,然后第二天继续尝试新的方法。这两类人,最大的差别,不是外境,而是心力。心力不足的人,像玻璃一样脆弱,轻轻一击便粉碎;心力充足的人,像皮球一样,被摔下去还能弹起来。真正的分野,不在于我们受过多少苦,而在于苦难之后,我们还能不能把自己拼回完整。

当我们承受过、挣扎过、反复过,才会慢慢懂得:心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走过坎坷之后的修炼。它需要一次次地复原,需要一次次地坚持,需要一次次在跌撞之后重新站立。心力是一种温火,不急不躁,却能烧穿厚冰;心力是一条暗河,不喧不闹,却能汇成大江。

顿悟往往在苦难的尽头出现。许多人害怕困境,害怕挑战,害怕不确定。但真正的成长,恰恰是从困境中来。塔勒布在《反脆弱》里说过,打击并不是坏事,如果我们能承受,它反而让我们更强大。生活从来不是要我们无伤,而是要我们带着伤口继续前行。心力强大的人,明白痛苦不可避免,于是选择在痛苦里修炼;心力薄弱的人,只会在痛苦里抱怨,结果困在原地。

仔细想想,人生其实就是一次修行,修的不是外面的风景,而是里面的心。修心力的人,哪怕境遇再差,也能找到转机;心力不足的人,哪怕起点再高,也可能一步步跌落。章小蕙的故事,只是这个道理的一个显影:风浪来时,你能不能在废墟里重建,在失落里重燃?

真正的心力,不是嘴上的坚强,而是行动中的坚持。它表现为:遇事时的镇定,跌倒后的复原,目标前的执着,逆境中的突破。它是一种穿透力,让人不被情绪裹挟,而是专注于问题本身;它是一种燃烧力,让人不因困难退缩,而是越挫越勇。修炼心力,就是修炼一颗不随风摆动的心。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清楚:心力不是虚无缥缈的词,而是可以一点点培养的功夫。第一,要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再大的困难,也能找到一条路;第二,要找到热爱,让愿力大于恐惧;第三,要积累胜仗,不管多小的胜利,都是心力的养分。一次次的复原,一次次的坚持,一次次的突破,都会在心里种下力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心力,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愿你在人生的荒原上,也能练就一颗铜豌豆般的心,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遇风不倒,遇雨不息,在不确定中,修出一份安定,在黑夜里,点亮属于自己的灯火。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反脆弱》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中信出版社,2014年)。这本书深刻剖析了为什么挫折与波动不是毁灭,而是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