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35岁以后,别做职场中的奢侈品
2025-08-20

35岁以后,最怕活成别人眼中的装饰。人不是摆设,人是流动的生命,是需要不断成长的存在。如果一个人到了中年,还只是靠着过去的光环、年纪的资历、表面的包装,而没有实打实的积累与更新,那他就会成为职场里的“奢侈品”。奢侈品的命运是什么?价格很高,但真正需要的人很少,一旦环境变化,就会立刻被抛弃。这道理并不复杂,却常常被人忽视。因为人在舒适里最容易沉睡,以为过去的努力能保佑一生,以为眼下的稳定能延续未来。可时间不会手软,它不断提醒:要么进化,要么淘汰。

当人走到三十五岁,就像走到山路的转弯口。年轻时可以凭借体力,凭借敢拼敢闯的气势,甚至凭着一点运气,冲到一个位置,拿到一份报酬。但过了三十五岁,你发现靠力气不够了,靠经验也不稳了,靠资历更是危险。因为时代变得太快,人工智能在抢饭碗,新鲜的年轻人源源不断地进来,他们不吃草,不要太多薪水,却精力旺盛、思维灵活。你若停下,就会像是舞台上的布景,华丽却静止,看似有分量,却随时可能被撤走。文章里说的“奢侈品”,就是这个意思:又贵又没用。贵,是因为工龄与年纪让你薪水不低;没用,是因为你的技能、思维、价值跟不上变化。公司换人的逻辑,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这一切背后,其实考验的是人的心智模式。很多人喜欢找理由,归咎于外部:公司不公,环境不好,年纪吃亏,机会不多。这样想的时候,好像自己很清醒,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真正的心智升级,是复盘,是遇到问题时先问自己还能做什么,能用哪些资源,能调整哪些方法。生活本来就充满限制,不可能有完美条件。抗日战争也没有原子弹,但照样要打胜仗。职场亦是如此,没有人会为你铺平道路,能走出的都是用力开拓的脚印。借口式心态,是让人越走越窄的枷锁;复盘式心态,才是让人越走越宽的钥匙。区别只在于,你看见的是障碍,还是机会。

有了心智的调整,还需要方向的选择。三十五岁以后,真正稀缺的是“积累”,是能够形成自我品牌的沉淀。年轻时频繁跳槽、尝试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也许能增加阅历,但到了中年,这种随意性反而成了隐患。因为你没有在一个方向上持续累积,就无法形成别人无法替代的壁垒。个人品牌的打造,并不是一开始就说我要做IP,而是先有作品,先有价值,再逐渐被人认可、被人信任,最终形成偏好。职场的真正安全感,不是简历上堆砌的职位,而是别人对你的一种深度依赖与信赖:无论你做什么,我相信你值得。这样的信任,就是你抵御风险的护城河。

再深一层,要明白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三十五岁以后,最大的危机并不是失业,而是习惯了消费,却忘了投资。买一个包、换一辆车,看似风光,实际上只是负债,是把未来的收入锁进眼下的欲望里。真正的资产,是持续积累的能力、是会产生复利的关系、是能带来回报的学习与经验。一个人要走过中年,靠的不是花光的钱,而是积累下来的能量。富人之所以更富,不是因为起点高,而是因为他们更愿意把钱放进会生钱的地方。穷人之所以越穷,不是因为命不好,而是因为他们总喜欢把钱放进消耗的欲望里。人生走到三十五岁,就是要把眼光从“得到”转到“付出”,从“消费”转到“投资”。这不是大道理,而是再简单不过的生存规律。

也有人问,积累是不是意味着要固守?其实不是。积累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一个方向上不断打磨,不断叠加。就像在厚厚的墙上挖矿,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挖到黄金,但如果你老是挖几下就换方向,那永远只能挖到石头。坚持下去,哪怕再慢,也终会看见金光闪闪的矿藏。这个比喻,道尽了多少人一生的迷茫:眼看要接近成果时,却因为耐心不足、信心不足、复盘不足而半途而废。职场最可怕的不是停滞,而是频繁重启,导致所有努力都无法积累。三十五岁之后,真正能让人跨过危机的,不是惊天动地的转变,而是安安静静的坚持,一步一步的积累。

所以,文章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三十五岁后不能做“奢侈品”。因为奢侈品是短暂的,是依赖环境的,一旦环境变化,就毫无价值。而人需要做的,是“吃草的万里马”,能自我供养,能持续进化,能不断奔跑。为什么在当下要写这篇文章?因为今天的社会变化太快,技术在更迭,行业在洗牌,人工智能在冲击,年轻人在崛起。如果不提前清醒,不主动积累,不调整心智,不改变路径,那么危机不会等你准备好才来,它会一齐压上来,让人措手不及。

人生的修行,不在庙堂,不在山林,就在日常的每一步。三十五岁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别做奢侈品,别做摆设,别等着被替换。要让自己有用,要让自己不可替代,要让自己积累下来的能量成为未来的保障。人活到一定年龄,才会明白最珍贵的不是拥有,而是成长;最安全的不是依赖,而是积累。三十五岁之后,愿我们都能从借口中醒来,从短视中走出,从浮华中剥离,成为真正能自我滋养的万里马。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揭示了长期积累与有效练习的重要性,能够帮助职场人士理解为什么持续的成长和复盘,才是避免成为“奢侈品”的真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