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ChatGPT创始人的成功之道
2025-08-20
赚钱和成就的差距,不在运气,而在看问题的方式。
很多人都觉得那些改变世界的人,是天赋过人的异类。仿佛他们自带光环,不食人间烟火,不会焦虑、迷茫、失败。然而,真正的秘密恰恰藏在日常的泥泞里,是在一次次无声的选择中逐渐形成的轨迹。ChatGPT的创始人山姆·阿尔特曼,正是其中的代表。他不是空降的神明,而是一步一步踩在现实的土地上,拼出来、熬出来、闯出来的。他没有天生的超能力,只有极致的思维方式和稳定的内在驱动力。很多人看到他的成就,却未曾认真读过他总结的那篇博客《如何取得成功》。这篇文章,并不神秘,不用理解深奥的数学模型,不谈战略理论,全是实打实的做人做事方法。如果你仔细读进去,会发现,他写的根本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不平庸地活”。
他首先强调的,是复利思维。这个世界的规律是复利,人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哪怕起点不高,只要选对了方向,每天进步一点点,几年之后也可能和从前判若两人。可惜的是,太多人不信这一点。他们急,急着看结果,急着看回报,结果呢?越急越看不到效果,干脆就放弃了。而阿尔特曼告诉我们,最厉害的不是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能持续做正确的小事。一个企业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那些看上去“突然火了”的创业者,其实早就在背后默默积累了数年。复利,是时间的奖赏,送给那些不急不躁、不怕寂寞的人。
但光有积累不够,还得有一种“自信到离谱”的胆量。他说,那些真正做成事的人,都是自信得有点“病态”的人。这话听上去有些夸张,但你细品,是有道理的。因为创业也好,创新也罢,都是要在别人还没看到的时候先看见,在所有人都怀疑你的时候仍然坚持。没有足够的自信,你扛不过来。而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一种不断审视、修正、再坚持的循环。他自己也说,会强迫自己假设批评是对的,然后重新调整方案。这才是成熟的自信——不是闭着眼往前冲,而是眼睛睁得大大的,还敢往前冲。
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在于独立思考。他多次引用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强调每个人都要养成从问题本质出发的能力。这意味着你不能总活在别人的意见里,不能总想着“别人怎么看”,更不能什么都要标准答案。因为真正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你得敢问,也得敢错,错了再改。就像他所说,灵感不是坐等来的,而是被难题逼出来的。很多人一直在等灵感,其实是自己不肯面对真正的难。要有一种觉悟:思考的力量,是从面对困难开始的,不是从舒适开始的。
接下来他说到“销售”,很多人会误会,以为他是在讲推销技巧,其实不然。他在讲的是说服力、影响力,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能力。哪怕你是工程师,也得会表达;你是创始人,更得能打动别人。最怕那种“我技术好,不需要说话”的思维。技术再好,不能转化成别人理解的语言,等于零。阿尔特曼强调CEO要亲自“打单”,就是这个道理。自己都讲不清楚,还想让别人买单,哪有道理?你得亲手把东西拿出来,面对质疑,回答问题,在一次次的沟通里精炼自己的表达。你越会说,就越能看清自己的逻辑漏洞,也越能打磨出真正的价值。
而所有这些能力,归根结底,都依赖于一点:专注。专注不是关掉手机、坐在书桌前,而是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太多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一整年都没走远。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在低价值的任务上用尽了高价值的时间。阿尔特曼说,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最忙的,而是最清楚自己该忙什么的。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是宝贵的,只把它花在能带来乘法效果的事上。你看他们一天只做三件事,但每一件都能推动人生往前跳一级台阶。而不是像多数人那样,一天做三十件事,每一件都在原地打转。
他还说,成功需要“极致的努力”。不是一天熬十小时那么简单,而是愿意为一件事不惜一切地投入。但他也很诚实地承认,勤奋不能压垮自己。最好的努力,是能让你愉快地坚持下去的努力。他自己找到的办法是“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这看似鸡汤,其实很务实。只有你发自内心在乎的事,才能让你在深夜还不肯停下,在失败时还能咬牙坚持。那种“为了赚钱而做”的事情,只能短暂努力,无法长久持续。你必须找到内在动力,也就是他反复强调的“内驱力”。真正推动一个人走得更远的,从来不是别人说了什么,而是你心里认定了什么。
最后他强调,“拥有东西”,才是财富的根本。你不能永远靠时间赚钱,必须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资产。这资产可以是公司、技术、内容、产品,也可以是人脉、品牌、知识结构。越是能在你睡觉时还能涨价值的东西,就越值得你投入。真正自由的人,不是手里有工资,而是手里有“复利增长”的种子。你种一棵树,年年结果,你才能真正安心。
他这篇文章讲的是成功,但更讲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不一定非要成为企业家,也可以是画家、医生、自由职业者。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持续成长的系统,有没有面对问题的胆量,有没有说服他人的能力,有没有愿意脱离常规的勇气,有没有走得比别人更远的那股劲。这些东西,不属于任何一个行业,而属于每一个想活得更清楚的人。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原则》(Principles)作者:[美] 瑞·达利欧(Ray Dalio),中信出版社出版。此书从人生、工作、决策三个层面深入讲述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系统性成长方式,与本文“自驱、复利、独立思维”的精神深度契合。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0823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