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年入千万,有钱不赚:那个觉得自己“配不上”的老师,道破了财富焦虑的真相
2025-08-21

人若只想着多赚,心就会被追赶得慌慌张张。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更好”,要“更强”,要“比别人多”,于是成年之后,即使月入数万,甚至年入千万,心底那股“还不够”的声音依旧不停在耳边响起。焦虑,不是因为缺,而是因为永远在盯着“还没有”。就像一个气球被不断吹大,已经很鼓了,却还要加气,忘了气球本身有极限。人到深夜翻来覆去,失眠的不是贫穷,而是怕自己掉队,怕自己少赚,怕自己“不够”。这便是财富焦虑的根源:欲望和现实之间的缝隙,永远无法填满。

仔细想来,很多时候,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自己觉得“不配”。粥左罗在分享时说,他每次看到成百上千的人来听课,签名、合影,他不是喜悦,而是惶恐。他担心自己不够格,担心拿了别人钱却给不了相应的价值。这种惶恐,不是矫情,而是一种深刻的自省。他怕别人失望,怕自己辜负。他把这种“不配得感”当作鞭子,逼自己不断精进。其实许多人心里都有这种声音,赚到快钱也会失眠,因为心里总疑惑:“这钱真是我应得的吗?我能守住吗?”那种隐隐的不安,让人不敢飘浮,只能一步一步走得更稳。

可惜的是,世上没有白白的“得到”。你要赚更多,就要背更多。最近几年,那些身价亿万的企业家相继选择极端的方式离开世界,他们不是没钱,而是承受不住“更多”的代价。赚钱是一回事,扛得住它带来的责任和压力又是另一回事。自由职业看似自由,不用打卡、不用上班,但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更严格的自律,你一天偷懒,未来可能饿饭;你一时拒绝,可能就失去了长远的机会。所谓“自由”,不过是换了一套更重的规矩。得到任何东西,都需要付代价。

很多人想要“快速通关”,总问有没有捷径。粥左罗的回答却很朴素:“走正道,慢就是快。”正如他把家里的沙发和椅子都撤掉,只用一张瑜伽垫,逼自己端正坐姿。刚开始累,可时间久了,身体舒展、头脑清醒,比躺着舒服得多。赚钱也是这样,那些靠炒作、靠忽悠的人,也许一时风光,却常常摔得更狠。真正能长久的人,反而是那些愿意笨笨地走、慢慢去做的人。坐直身子很累,学知识很累,守信用很累,可时间长了,这些“累”变成了根基。

人生更重要的,终究不是“做多久”,而是“做喜欢的”。一个人若是因为喜欢写作,写十年也不会嫌烦;若是因为喜欢咖啡,就算不大赚,也能享受磨豆子的香气。赚钱再多,若是心里压抑,那便是慢性自伤。很多人三四十岁拼命追逐所谓的大赛道,却没问过自己:这件事我愿意做十年吗?若是不愿意,迟早会崩溃。人生没有那么多“必须”,不必非得赚多少万,不必非得在某个年纪成功。重要的是,你喜欢吗?你愿意吗?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登山家马洛里的回答。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爬珠峰,他答:“因为山在那里。”人生亦是如此。山顶有云海,但半山腰有野花。你可以盯着顶峰骂远路,也可以低头看见脚下的花开。走得慢一点,走得稳一点,若是没有得到,或许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配得上。与其焦虑,不如一步一步踩实,让自己逐渐变得“配得上”。

财富的真相,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心能不能安稳。心安了,钱多少都够用;心不安,再多也会惶恐。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这本书讲述了如何从焦虑与欲望的捆绑中走出来,学会把自己安住在当下,找到真正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