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公司需要的,是成年人
2025-08-21

公司真正需要的,不是会喊口号的孩子气,而是能独立担当的成年人。

在生活的广场上,每个人都会被丢到一份工作里,就像被放到大海里的小船。有人一遇风浪就哭喊,等着别人来救;有人却在风浪里学会撑桨,哪怕身子被打湿,也要一点点划出去。职场就是这样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你年纪小、心性弱,就格外怜悯你。它只会用结果说话:能不能独立做事,能不能负起责任。所谓公司需要成年人,说白了,就是不养“巨婴”,不收留那些只会索取、不愿成长的人。因为成年人的标志,从来不是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而是面对现实时的态度。

职场里最常见的“巨婴”,大抵有三个模样。第一是没有驱动力,做事靠催,心里还嫌麻烦,总希望别人替自己干。第二是逃避责任,事情一旦出了差错,立刻推锅,把手一摊,好像世界都欠他。第三是没有边界感,凡事自我中心,分不清别人的付出与自己的功劳。这样的“巨婴”就像职场里的漏斗,不仅自己低效,还拖累团队。公司为什么要清理?不是为了残酷,而是为了让组织能呼吸,能流动。没有淘汰,就没有新鲜血液,没有流动,就没有活力。正如稻盛和夫说的,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态度稚嫩的人,终究会在现实里被刷掉。

所谓成年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会等待别人推一把,而是自己先迈出去。他们不只是完成任务,而是思考目标;他们不只是躲避失败,而是敢于承担后果;他们不只是顾着自己,而是能顾全团队。成年人有自驱力,就像一团自燃的火,不需要外力去点燃,就能把工作做热。成年人靠得住,不是说得漂亮,而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成年人够皮实,不因一点批评就玻璃心碎满地,而能在委屈里修炼耐心,在打击里磨炼心力。成年人还要精进,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些,哪怕一点点,也能慢慢积累成飞跃。正因如此,奈飞会说“我们只招成年人”,因为这样的同事,是最好的福利。

顿悟常常在对比中出现。当你在抱怨同事不帮你做事时,那一刻,你像个孩子;当你在接受批评时咬牙坚持,而不是哭泣,那一刻,你才真切地走向了成年。成年不是一纸身份证,而是一次次选择的累积。你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承担;你可以选择计较,也可以选择付出。选择不同,人生就不同。修行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在每天的工作里,把心磨练成稳固的,不被玻璃心左右,不被小情绪牵引,而是始终保持担当和精进。佛经里常说“莫向外求”,外部环境总有风雨,而真正的定力,是在风雨中稳住自己的桅杆。

所以,当我们说公司需要成年人,不只是公司需要,更是我们自己的人生需要。只有成为成年人,才有可能撑起自己的未来。你不必期待公司施舍安全感,不必等待别人来喂养成长,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你能不能在混乱中保持方向,在压力中找到力量。一个成年人,不一定样样都强,但一定有自驱、靠谱、皮实、精进的根。具备这些,你就是团队里不可替代的人,你就是公司愿意重用的人。说到底,所谓成年人,不是别人看你几岁,而是你能不能对得起一句话:我能为大家做点什么。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书中通过对话形式揭示了个体成熟的内在逻辑,强调自我负责与独立思考,这与“公司需要成年人”的主题极为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