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结婚?
2025-08-21
结婚不是因为缺少什么,而是因为心里真的想要什么。
人们常常问,为什么要结婚?答案千奇百怪:因为年龄,因为父母,因为孩子,因为习俗,因为爱情。可这些答案听起来都理所当然,却在婚姻走到五年、七年之后,逐渐变得苍白。因为真正的婚姻,并不是一场“从此幸福”的童话,而是另一段修行的开始。有人因此抗拒,有人因此逃避,也有人因此困惑:如果自由很好,如果独立很好,如果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快乐,那么婚姻还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个人的内心。我们不是不知道婚姻艰难,而是想搞清楚,究竟什么值得我们去承担这份艰难。
当我们不再用父母的期待,不再用社会的眼光来审视婚姻时,才会发现它的另一层面。婚姻首先是一种连接,是人与人之间最深的靠近。纵向来看,它考验的是成长:你是否能在争吵里学会沟通,在矛盾中学会宽容,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练习如何去爱,如何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横向来看,它承载的是陪伴:在这短短的一生里,有一个人愿意和你携手走过春夏秋冬,这种亲密感,是任何友情与合作都无法替代的。于是我们明白,婚姻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完美,而在于两个人是否愿意在不完美中不断磨合,不断成长。好的婚姻,不是没有问题的婚姻,而是遇到问题时,彼此都愿意留下来一起面对。
可是光懂得意义还不够,因为很多人心里真正的阻碍,是恐惧。恐惧婚姻里激情的消散,恐惧自己和对方都会变心,恐惧终有一日分开。于是我们在爱面前小心翼翼,不敢全然投入。然而,真正的突破在于,我们开始意识到,感情的长久从来不是命运注定,而是行动所致。激情或许短暂,但爱的感受是可以培养和维系的。用一句温柔的话,用一次体贴的举动,用一次真诚的回应,都能让对方重新感受到爱。没有人舍得离开这种“被爱”的感觉。于是我们明白,决定婚姻能走多远的,从来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每天愿不愿意去滋养这段关系。失去的可能性当然存在,但害怕并不能让风险消失,反而会让人裹足不前。真正的勇气,是即便知道可能会受伤,依然选择开始。
当恐惧逐渐淡去,剩下的就是清晰的心愿。婚姻不是必需品,不是因为没有它就不能活,而是因为我愿意,我想要。想要有一个人能并肩同行,想要在柴米油盐里依然保有温柔与笑意,想要在成长的路上有一个见证与共鸣。它不是交换,也不是依赖,而是一种自愿的分享,一种共同的修行。这样的婚姻不会保证一生无忧,但它会让人懂得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像修行者面对风雨,外界再喧嚣,内心依然可以安稳。婚姻真正的价值,也在于让我们学会在两个人的关系里修心养性,借由爱与被爱,触碰更深的生命体悟。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s),作者罗兰·米勒(Rowland S. Miller),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版。本书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深入解析爱情、婚姻与伴侣关系的运行机制,帮助人们理解并经营婚姻。
发表评论: